漳州老街“加冕” 老字號期待涅槃重生(圖)
http://www.caoliu14.com?2010-06-28 09:44? ?來源:海峽導報
我來說兩句
憂 ——— 高房租 低客流 逼走老店
并不是所有的老字號,都有“天益壽”那樣的幸運。當記者詢問社區(qū)居委會老街是否還有別的“天益壽”時,工作人員不停搖頭,嘆息著說“很多都搬走了”。
搬走的一個原因,是沒有顧客。今年50多歲的鄒來木來自華安,他的店開在香港路95號,店門招牌是:漳州市棉制廠第六門市部。門口還有一個擺攤的老人家,賣的是漳州百姓家喻戶曉的“公石松”,但是他們倆的生意一樣冷清。
1950年,一個龍巖人在這家老店開了棉被店,不久公私合營。之后,鄒來木的師父林仲金接手,林仲金雖然只比鄒來木大一歲,但是鄒來木一直尊稱他為師父。“那時候生意很好,雇了七八個工人做工,1988年,我接手的時候,也雇了三四個人。”鄒來木說。
飆漲的房租以及慢慢變淡的生意,是林仲金從老街出走的原因。“還有很多老店,以前生意做得很好,雇了好幾個人。現在只剩下夫妻倆在做,或者干脆搬走了。”鄒來木見證了香港路的“沒落”,生意好的時候,鄒來木還兼營床上用品如枕頭、被套等等。
但自從中山橋封了之后,香港路成了死路,現在光顧鄒來木棉被店的只有一些老客戶。“年輕人大多喜歡太空被、蠶絲被,但是其實這些壽命很短,而手工制作的棉被至少可以用10年。”他希望過去的好時光能夠重現。
![]() |
責任編輯:邱淑群 |
相關新聞
- 2010-06-22漳州龍海慈善6年募善款超億元
- 2010-06-22漳州龍海東寶村村容整潔出成效
- 2010-06-18漳州市迎來首艘兩岸客運直航船
- 2010-06-17長泰二中與漳州師院中文系手拉手扶困助學獻愛心
- 2010-06-17漳州畫家游海杰描繪老街27年 跟拆遷隊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