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航海日”的系列活動之一,7月11日在泉州海交館伊斯蘭文化陳列館舉辦的“中外古代航海圖展”即將揭開神秘面紗。
據悉,目前泉州海交館已完成展覽的陳列大綱、內容設計以及展廳的基礎裝修工作,展柜和100多幅展品的制作也在進行中,預計7月9日展覽的所有工作將全部完成。
中外古代海圖展看什么?昨日,記者特地前往泉州海交館采訪相關負責人員,提前了解展品情況,為您掀開海圖展神秘面紗的一角。
看點一:“最古老”
代表展品:“馬王堆漢墓地圖”、“巴比倫泥板地圖”
一幅幅或簡或拙的“示意圖”反映著中西方對世界的不同理解,它們被刻畫在鐘鼎、泥板、木板、石板、絹帛、羊皮等不同的介質上。
既然是看古代海圖,那一定不能錯過最古老的幾張圖!本次海圖展就將展出:中國現存最早的繪有海岸線的地圖、畫在帛上的馬王堆漢墓地圖,現存最古老的世界地圖之一、反映古巴比倫人對世界的想象與認識的巴比倫泥板地圖,繪在羊皮紙上的比薩航海圖等。
看點二:尋找中外航海家“足跡”
代表展品:“鄭和航海圖”、“大航海世界前夜的航海圖”
鄭和、迪亞士、哥倫布、麥哲倫……這些名字你定然不會陌生,航海圖從想像到形象、從形象到精確,航海家們功不可沒。隨著15世紀末地理大發現的到來,航海圖也迎來其黃金時代,在此次中外古代海圖展中,印證中國領先世界航海技術、展現和平之旅的“鄭和航海圖”,15世紀中期歐洲接近準確地描繪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對中國描繪也相當清楚的“大航海前夜的世界航海圖”,還有據說唯一流傳下來的哥倫布手稿地圖等都將一一展出。
看點三:古圖上的海洋泉州
代表展品:清浚“廣輪疆里圖”、“沿海山沙圖”、“清代航海圖”
此次展覽還有不少展現泉州海上交通的航海圖,你可以想像昔日敢為天下先的泉州人通過海外貿易創造財富的勇氣和智慧。展品中,清浚“廣輪疆里圖”明確記載“自泉州風帆,六十日至爪哇,百二十八日至馬八兒,二百余日至忽魯沒思”,佐證了泉州作為元代對外航海交通貿易大港地位;《籌海圖編》中的“沿海山沙圖”詳細敘述包括泉州在內的沿海地理形勢、明代海防部署與方略等,是迄今所見中國最早而又詳備的沿海地圖和海防圖;“清代航海圖”由69幅圖組成,其中就有四幅繪有圍頭灣、深滬灣、泉州港口南岸、泉州港口北岸等的航路。
除此之外,指南魚、牽星板、浮針、針路簿等體現古代航海科技的航海文物也將一一亮相,無論是種類繁多的航海圖,還是造型獨特的航海文物,其中生動傳奇的古代航海故事期待著你的挖掘。(記者 葉舒雯)
![]() |
責任編輯:邱淑群 |
- 2010-06-12廈門新集杏海堤 泉州點燈為“中國航海日”祈福
- 2010-06-12泉州昨日點燈為“中國航海日”祈福
- 2010-05-14集美大學航海類專業今年取消乙肝陽性報考限制
- 2010-03-02清外交官航海日記被發現 訴近代中國遠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