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文明創(chuàng)建頻道> 綜合信息 > 正文
里心鎮(zhèn):“168”基層黨建工作機制在抗洪救災中顯活力
災后自救不等不靠
這幾天,村里的老支書蘇國強忙壞了。
30日上午,老蘇來到掛包的上黎村元頭科。今天這里正在清理道路塌方。
在暴雨的沖刷下,村里的通組道路多處塌方,最多的塌方量有四千多立方米,車輛不能通行。因為工程量較大,修復資金要上萬元,依靠村民小組的力量根本沒辦法。
“路再不通,山上三四萬的梨子下不來,今年可虧大了。”果農(nóng)蘇義文說,現(xiàn)在是翠冠梨下山的季節(jié),村民心里十分著急。
于是,村里通過“六步工作法”,把這一項目列入災后恢復的首要工程,請來機械施工,資金暫由村里墊付。施工方面的事,全由老蘇負責。
上黎村是如何妥善安排基礎設施的修復?
“首先,村干部會同村民小組長,在掛村工作隊的監(jiān)督下,對每個受災點進行查看;其次,大家進行討論,選出災情較重的受災點;根據(jù)分工和地點,指定專人負責。”村支部書記邱模清介紹說,通過“六步工作法”,很方便地把事情解決了,村民們也沒意見。
與此同時,針對一些不太嚴重的受災點,由村干部組織村民自行修復。在葉巖坑小組,洪水沖毀了5座堤壩,村民們就在小組長陳火譽的帶領下,裝沙壘壩,臨時解決農(nóng)田灌溉問題。
在災后生產(chǎn)恢復過程中,里心鎮(zhèn)按照先急后緩、先重后輕的原則,運用“六步工作法”,妥善安排好災后恢復中的各事項。
鎮(zhèn)黨委書記何志高說:“ 這次抗洪救災中,‘168’基層黨建工作機制經(jīng)受住了考驗,顯出了勃勃生機!”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