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救災志愿者奔走在關嶺災區
http://www.caoliu14.com?2010-07-05 11:24? ?來源:新華社
我來說兩句
新華社貴州關嶺7月3日電(新華社記者齊健)38歲的周再發正忙著把一袋袋賑災大米搬運上車,這些大米將被送往另一個災民安置點。
“我是一名志愿者,哪里有需要就奔赴哪里。”周再發說。
在貴州關嶺縣崗烏鎮滑坡災民安置點門口,中國紅十字會志愿者的旗幟迎風飄揚。
“6月29日,我從電視上看到關嶺發生滑坡災害后,就搭上了從云南昭通開往貴陽的汽車。”周再發說。
第二天,周再發在貴州省紅十字會和關嶺縣民政局的協助下,來到搶險救災指揮部附近的安置點工作,主要負責接收和發放救災物資。
“除了裝卸、看管救災物資,周再發每天還要協助我們發放礦泉水等物品,干的都是體力活。”崗烏鎮黨委副書記陳紅梅說。
周再發的胸前掛著幾塊牌子,其中一塊“中國·四川” 紅十字志愿者的牌子已經略微發黃,用透明膠帶包裹著。
“這是參加汶川‘5·12’大地震救災志愿服務發的牌子,我一直帶在身邊。”周再發說。
周再發說,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前,他正在安徽一家磚廠里打工,電視上關于志愿者的報道打動了他。從那時起,他下決心要做一名職業志愿者。
周再發的妻子早年去世了,8歲的孩子交由在四川的外婆撫養。而他平時在老家云南省昭通市永善縣參加志愿服務,一聽到哪里發生嚴重的災害,便收拾行囊趕赴現場。
在關嶺安置點,周再發還主動跟災民聊天,向他們提供心理幫助。“我給他們講自己過去獨自面對逝去親人的痛苦,鼓舞他們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早日重建家園。”周再發說。
周再發現在是四川省和青海省紅十字會的注冊志愿者,在搶險救災點的志愿服務,一般都是有關方面提供吃住,有時也給一些路費。
“作為一名志愿者,我已經把自己的生命放在身外,更不會計較待遇。”周再發說,他沒有手機,只要看到紅十字會的旗幟,就會找到他。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