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贊歌 贛鄱大地英模群起的社會根基及現實意義
http://www.caoliu14.com?2010-07-12 16:13? ?來源:江西日報
我來說兩句
匹夫之責,國之基石。江西英模群體中的成員都是普通人,有的是為生計奔波常年在外的打工者,有的是三尺講臺誨人不倦的教師,有的是鄉鎮基層干部和村級黨組織負責人,有的是高校的特困生。就是這些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以淳樸的情感、頑強的意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做出了不平凡的壯舉。危難時刻,他們以超乎常人的勇氣,擔負起維護生命尊嚴的職責;以冷靜沉著的智慧,化解了一次又一次危機;以對肩負使命的忠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信豐縣村民曾慶香在北京救人不幸遇難;宜春青年教師王茂華與岳父一起舍身從烈火中搶救幼童,獻出生命;新建縣西山鎮副鎮長熊斌在面臨生死抉擇之際,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自己不幸被洪水吞沒;新余離休教師蔣國珍助學扶困30年,將節儉出的20余萬元資助困難學生;華東交大修水籍特困學子徐鋼創辦“愛心超市”,數次將獎學金和勤工儉學省下的錢捐給災區和白血病患者;在海南務工的豐城市農民蔡明飛、蔡杜怡父子舍生忘死救下素不相識的落水少年;銅鼓縣大塅鎮雙紅村黨總支書記李天平臨危受命,因公殉職……他們是贛鄱大地哺育成長起來的優秀兒女,是江西人民永遠的驕傲和榮光。
英模的造就,不是短時間內完成的。半年來,贛鄱大地為什么會有如此多的英模密集涌現?這絕非偶然,更不是孤立的行動,而是得益于源遠流長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滋養,得益于紅土地孕育的革命精神的代代相傳,得益于來自后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長期教育和自身的不斷錘煉。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1-06[人民英模]李素芝
- 2009-12-30人民英模:賴寧
- 2009-12-29[人民英模]文花枝:職業道德的“導游”
- 2009-12-23開展舍己救人英模教育,感受人生真善美
- 2009-12-23用英模事跡陶冶黨員領導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