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待遇,穩定農村師資隊伍
提高農村教育質量,關鍵在師資,師資的穩定均衡,是教育均衡和諧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盡管我市城鄉間的交通十分便利,但前些年農村教師要求調動的數量相當龐大,許多教師并不安心在農村任教,究其原因還在于教師的工作環境和待遇沒有得到改善和提高。為此,近年來,我市著力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提高農村教師待遇。一是經濟待遇向農村教師傾斜。2006年,市政府決定設立“農村教師履行崗位職責獎勵金”,全市農村教師享受每人每月200元、全年2400元的生活補貼。2008年,我市實行教師工作津貼補貼,農村教師在人均新增1000元的基礎上,比市區教師再新增423元,共623元。2009年年底實施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農村教師每人每月多補貼500元。二是師資配置向農村學校傾斜。每年新招聘或引進的教師除緊缺學科留在市區外,其余均安排到農村學校,并采取相應獎勵措施,引導市區學校教師向農村中小學流動。三是政策措施向農村教師傾斜。評先評優比例和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職數比例向農村學校傾斜,并在農村中小學興建了700多套教師公寓或周轉房,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村教師的安居需求。四是加大城鄉教師交流力度。制定出臺《關于開展教師隊伍建設對口交流與幫扶工作的意見》,建立市區學校與農村中小學教師幫扶和市區學校中小學教師農村學校任(支)教服務制度。今年春季,首批市直小學與農村基層小學建立掛鉤幫扶制度,并選派22名教師進行雙向交流。五是加大學校干部的培養和校際交流力度。如2010年,推行中小學校領導到異地名校掛職鍛煉,截至6月底已完成的工作有:選派中學校級領導到省內外名校異地掛職鍛煉一學期,學習名校的先進教學經驗和管理辦法,提高校級領導的整體素質、管理水平和學校辦學質量;選派實驗小學和中心小學校級領導到泉州實驗小學、師院附小、晉光小學掛職鍛煉一學期;選派全市各中心校和基層小學校長到3所實驗小學掛職鍛煉一學年;6月9日至29日,組織中學校長到華師大國家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培訓,提升學校領導的創新管理能力和組織實施素質教育的執行力。六是舉辦各種培訓班,讓校領導“充電”。學期初,選派33名小學校長到北師大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培訓。4月中旬,市教育局委托北京師范大學小學校長培訓中心舉辦小學校長系列研修活動,培訓班成員還參觀了北京史家小學、北師大實驗小學、北京燈市口小學、中關村四小并聽取學校校長專題講座。5月中旬,市教育局又專門舉辦石獅市第四期小學校長提高培訓班,圍繞實施素質教育這一中心任務,立足促進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和建設“教育強市”的需要,加強分區分類指導,更加注重面向基層、面向農村、面向薄弱學校,讓來自我市小學的72名學校校級領導、中層干部受益匪淺。七是統籌城鄉學校教師編制。市區、農村初中校統一按員生比1:13.5配備教職工,小學按員生比1:19.5配備教職工。八是著力提高農村教師業務能力。制定《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全員培訓計劃》,開展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并圍繞骨干教師、中小學校長、新任教師、教育教學技能、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等進行專項培訓。現在,我市農村中小學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均為100%,其中農村小學專任教師大專學歷比例為81.61%,農村初中專任教師本科學歷比例為69.25%,與市區學校基本持平。
通過政策傾斜讓農村教師“底氣十足”,一下子扭轉了農村教師都想往市區調動的局面,目前,農村教師隊伍基本穩定,師資整體素質有較大提高。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