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江受污染水質已恢復達標 責任單位將承擔全部賠償
東南網7月16日訊 記者昨日從福建省環保廳獲悉,紫金山銅礦濕法廠“7·3”廢水滲漏事故原因初步查明為:含銅酸性污水池防滲膜多處開裂,引起池內污水泄漏。各級政府和環保部門在第一時間啟動預案,迅速開展應急處置,受到污染的汀江水質11日已恢復達標,位于汀江下游的廣東流域水質始終未受到污染。省政府已啟動事故責任調查,將依法依規嚴肅查處責任單位和有關人員。
據介紹,7月3日15時50分左右,紫金山金銅礦濕法廠崗位人員發現污水池待中和處理的污水水位異常下降,且有廢水流入汀江干流。19時30分,縣委主要領導接到群眾報告,立即組織環保、安監等部門進行突擊檢查,同時要求保存水樣,觀察魚情。
7月4日早上,接到龍巖市環保局和上杭縣關于上杭縣紫金山金銅礦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突發滲漏事故報告后,龍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當即責令紫金山銅礦濕法廠停產整頓,同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干部群眾和武警官兵,冒著酷暑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果斷截污堵漏,控制事故污染范圍。
當日,省環保廳立即啟動事故應急預案,組織專業人員趕赴現場,展開調查和應急處置工作,對汀江沿途水體進行加密監測,并立即將事故初步處置調查情況向省政府報告。省委、省政府領導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擺在最突出位置,采取緊急措施保證群眾飲水安全,同時查明情況,緊急處置,查清責任,杜絕后患。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