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文明創(chuàng)建頻道> 綜合信息 > 正文
學校組織暑期"社會實踐" 動機不純教訓大

學以致用,收獲多
廈大嘉庚學院09級學生陳娜去年暑假去了學校附近的小學支教。因為是第一次支教又喜歡孩子,站在講臺上的她很是興奮。
“想把他們教好,去之前我一直備課?!标惸日f,站在講臺上,接受所有學生的注視,是一種很特別的感覺,是值得銘記一生的體驗。在支教的過程中,陳娜說,她最大的收獲就是懂得了“耐心”。
“我之前一直是一個比較急躁的人,這次實踐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獲就是我懂得了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去做一個有耐心的人。”
廈門大學2008級廣播電視新聞學學生雅玲去年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實踐活動,到晉江鞋類企業(yè)調研,了解這些企業(yè)的品牌文化建設。通過調研,雅玲對企業(yè)的品牌文化有了全新的認識,更體會到建設這些文化需要有大智慧、大創(chuàng)意。
“調研的過程中,我覺得自己將所有的知識都放到了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去檢驗。”她說,參加社會實踐可以真正的接觸到現(xiàn)實環(huán)境,改變理想中的想象,同時,實踐也能檢驗所學理論的實用性。
“這次實踐之后,我開始調整自己的態(tài)度。為了迎接和面對未來的挑戰(zhàn),我似乎知道了今后要怎么做?!?/p>
在這之前,雅玲也曾參加過實踐,但都不是針對本專業(yè)的。所以,她覺得那樣的活動對自己的作用不大,“發(fā)揮的余地很小”。她認為,如果學弟學妹準備參加暑期社會實踐,就要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yè)或者自己的興趣,那樣才會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投入,而不會是為了拿實踐分數而“打醬油”。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