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感動
新華社上海7月29日電(李榮 袁昭宇)遼寧沈陽陳女士來滬觀看世博會回去后,給上海市長寫了一封信,表揚上海南站胸牌號為“徐匯1516”的城管人員解了她的燃眉之急。市長看了信,作了批示予以肯定。當徐匯區城管的領導找到這個城管協管員王鴻樓時,誠實、忠厚的他卻一個勁地回想:“這是什么時候的事?”面對表揚,他還是那樣認真。
“好像是有這件事”
今年6月,來自沈陽的陳女士帶著家人到上海觀看世博會。6月19日返回沈陽前,陳女士將行李寄放在地鐵3號線出口的寄放處。等辦完事,乘地鐵1號線返回時,那個寄放的地方找不著了。正當陳女士著急的時候,胸牌號為“徐匯1516”的王鴻樓幫了她的忙。看了陳女士的寄存單,再看火車的發車時間已經很緊了,王鴻樓領著陳女士一家到寄存處取包,最后還將他們送進候車室,以此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回沈陽后,陳女士給上海市長韓正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表揚信。韓正市長看到后作了批示,予以肯定。表揚信和市長的批示傳到徐匯區城管大隊后,城管領導高興地將有關內容傳達給王鴻樓聽。面對表揚,王鴻樓沒有馬上“認領”,而是一臉憨厚,自言自語地說:“這是什么時候的事?我不記得了。”經過一番回想,王鴻樓才淡淡地說了一句:“好像是有這件事。”
城管:管之外更要“幫”
年近五十的王鴻樓為人本分,常常做好事。他負責巡查南站北廣場亂發小廣告、販賣假煙等工作。有時,“流動小販”不見了,“管”的工作暫告一段落,王鴻樓就瞅機會做“幫”的工作,為那些需要幫助的旅客指指路、提提包,他覺得這樣做心里踏實。
“管”與“幫”,在王鴻樓那里有一套“穿插結合”的有效辦法。有一次,他在北廣場當班,一位婦女拎著兩件行李,帶著兩個小孩向他打聽長途汽車站的位置。他給這位婦女指了路后,看著婦女一臉疲憊的樣子,不忍心,主動走了上去,接過婦女手中的一只行李,將他們從北廣場一直帶到了南廣場的長途汽車站。
將婦女送到汽車站后,王鴻樓馬上急步趕回北廣場。有人問他趕什么?王鴻樓說,這是工作時間,應該盡快到崗,城管工作需要紀律。
善意:應是城管出發點
王鴻樓的善行將上海南站城管的“口碑”傳到了沈陽。上海南站的“王鴻樓們”正在探索城管的新理念:用善意去影響城管的執法對象。
南站城管的相關負責人說,這幾年他們很少進行強力執法,對一些違規設攤、違章搭建等案例,大多數是在違規事實發生前,從善意出發,通過勸說加以解決。城管女子班班長王琳舉例說,南站石龍路一側有家麻辣燙小吃店,店主總想把爐子和涮鍋擺放到人行道上。小店每天10時開門,城管隊員們每天10時前就守在店門口,不讓他們把鍋架出來。如果等他們把爐子支出來、鍋架上去、小吃攤鋪開來再去執法,店家就會有損失。而且損失越大,反彈越大,執法難度和執法成本就會越高。店主后來明白了城管的堅持,也明白了城管避免沖突的善意,也就接受了城管的規勸。
從善意出發。上海南站城管在這兩年的執法管理中,沒發生過執法沖突的事,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關系比較和諧,南站周邊幾乎見不到亂設攤、亂搭建,區域環境整潔、干凈。
![]() |
責任編輯:周靈鴻 |
- 2010-07-07高溫補貼每天2元夠不夠 高溫成城管暴力救命稻草
- 2010-07-01福州鼓樓區城管開展夜市大排檔專項整治行動
- 2010-07-0180后大學生當城管:面對辱罵 握緊拳頭又放下
- 2010-06-30讓小販擦鞋的城管享受什么待遇?
- 2010-06-18鯉城城管局:啟用“典型案例披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