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楊炯,上海市楊浦公安分局民警,世博會安全保衛工作指揮部安全聯絡官,主要負責與參展方溝通協調及解決園區及場館安保方的相關問題。2004年—2005年擔任駐科索沃維和警察,今年8月獲上海市“服務世博、奉獻世博”立功競賽一等功。
????下午2時,迎面吹來的風都帶著暑熱。
????世博會安全聯絡官楊炯騎著一輛電動車朝澳大利亞館駛去,臉龐曬得通紅——每一天,她都要造訪園區多家場館,聽取參展方對園區安全管理措施的意見和建議,解決處理他們提出的問題和要求。
????42個自建館、11個聯合館,24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就是一個“小聯合國”。涉及場館與園區安全事務溝通,全部由21名楊炯這樣的聯絡官負責。
????15分鐘至少接8個電話
????運輸設備車輛怎樣入園?場館活動嘉賓如何辦理證件?證件忽然失效如何處理?——自參加世博會籌備開始,楊炯的手機就向參展方工作人員24小時開放。
????每天早上8時起,楊炯的手機就停不下來。上午11時,短短15分鐘內楊炯至少接了8次電話,操著各國腔調、中英文混合的語言在電話那頭輪番響起,接完第6個電話她不得不立即將手機連上充電器。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方已逐步習慣 “有問題找安全聯絡官”,楊炯的手機被同事們稱為“園區110”。
????世博會運行之初,楊炯曾多次向參展方通報大客流情況,但觀眾熱情仍然超出部分場館的預計。一次,楊炯接到一歐洲國家館“求援”電話。楊炯二話不說趕到,人潮已將該館團團圍住,而周邊有水池,人流繼續擁擠,后果不堪設想。楊炯立即將情況匯報至安保部,應急隊員5分鐘內趕到,排隊秩序逐步恢復。半小時后,該館順利迎客。
????世博運轉已入常態,但楊炯和參展方之間的溝通并未減少。她每天入園拜訪3—5個場館。考慮到步行與各場館聯系效率低,遇突發狀況來不及處理,安保部門特批了一臺電動車作為楊炯園區內的騎行工具。
????從今年2月16日正式進駐園區開始,楊炯只休過半天假——那天她父親膝蓋動手術長達4小時,她實在放心不下。
????三件“法寶”助角色轉換
????“我的工作是服務好所有的參展方。”一開始,脾氣直率的楊炯有時“想不通”:在上海舉辦世博會,參展方應該遵守“我們的規則”。然而隨著世博會的籌備與召開,“服務者”這一定位在楊炯心中日益清晰:“很多工作按原有模式難以取得最佳效果,需要我們角色轉換。”角色從“管理者”轉換為“服務者”,楊炯有三件法寶。
????第一件是她的小本子。每天晚上工作結束后,楊炯會在辦公室里安靜坐一會兒,想想這一天跟諸多老外打交道的過程,有哪些不妥之處,一一記錄在本子上,再把重新思考后認為恰當的方式批注在旁。時間一長,小本子的功效顯露。世博會召開后,有參展方向她抱怨安保太嚴苛,“連一瓶水都不能帶”。她笑答:“想想看,在您的國家,上飛機能帶飲料嗎?這是為了大家的安全考慮!”
????第二件是“各國風俗一覽表”。身為老師的父親得知女兒加入世博安保團隊,一再告誡她要尊重各國不同的風俗習慣,“不要因細節犯錯”。楊炯和她的伙伴們查找資料,自制了 “各國風俗一覽表”。有參展國希望“改進安檢方式”,楊炯發現該國一般是“男檢男”、“女檢女”,但這在世博會難以實現。經過反復溝通協調,安保部門為該國人員“量身定做”一套安檢模式,從安檢動作和流程上盡量貼近該國習慣。
????第三件則是經驗。楊炯曾于2004年—2005年擔任駐科索沃的維和警察。特殊工作環境為她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積累了經驗。如今與參展方溝通,時不時聊上幾句當地風俗文化,立即拉近與這些外國人的距離。在不少外國參展方眼里,楊炯不僅是“工作伙伴”,更是“值得信賴的朋友”。
????一小時溝通贏得理解
????“我是一個女性,我可以用好我的身份角色。”——如果說各項安保條例是剛性的,那楊炯的工作方法就必須“柔性”,方能“百煉鋼成繞指柔”。
????日前,某館一名外方人員和中方人員欲入園,但只有一張有效證件。見同事入園,中方人員也要求入園,情急之下安檢人員說了句“你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這讓這位工作人員大感委屈,哭著給楊炯打電話。楊炯立即趕到館內與館方溝通。
????館長態度強硬地指責安檢人員不近人情。楊炯耐心聽完抱怨,感謝對方“直言不諱”,同時也告知館長:“我們在空調房間里談話,安檢人員卻在烈日下一千遍重復同樣的動作,如果有失禮之處,請你們諒解。但他們的做法沒錯,是為了保護我們以及參觀者的安全。”通過一個多小時的溝通,楊炯贏得館長的理解。
????堅持原則的同時,楊炯也想盡辦法為參展方提供服務。按規定,各場館進出園區的車輛須嚴格控制。然而,一位自建館館長找到楊炯,該館最大的贊助商負責人年過七旬仍要來參加活動,希望安保部門準許其車輛進入園區。綜合考慮各方因素,楊炯為老人開了“綠燈”,并由館長簽字認可歸還應急通行證的時間。讓楊炯感動的是,當天自己因緊急會議無法取回應急通行證,這位館長拿著證件在會場外等了半小時:“這是我們之間的約定。”(記者 簡工博)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