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兄說孝
那一聲對不起 將成我一生的心結
我上幼兒園時的一次經歷,這輩子無法忘記。
有次,我媽叫我到小店打醬油。小店里有人問我:“你爸幾歲?”我說:“52歲。”“那你媽呢?”“31歲。”
那人又問:“那你爸的歲數減去你媽的歲數,等于幾?”我十分認真地掰著手指頭數了起來。很快,我說:“21。”小店里就爆出了陣陣的笑聲。
我數了幾次,沒錯呀!大人們的笑聲讓我無法理解,回家就對媽媽說了自己的疑問。
沒想到,媽媽臉刷地一下白了,拎起我的手,巴掌狠狠地打到我的屁股上,疼得我哇哇地哭了。抬眼看看媽媽,媽媽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直往下掉。當時,我不知道媽媽為什么哭。媽媽說,以后人家問你這個,別理他們。從此,我記住爸媽的歲數是個敏感的話題。
從我懂事起,我就記得家庭總是處于戰爭的氣氛。小的時候,我總是黏著我爸爸,我覺得我爸當過老師,比我媽懂得多,問什么似乎沒有不知道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我媽的嘮叨聲中,我總是覺得爸爸愛玩,不會賺錢,又不顧家。
以后,爸媽一吵架,我就開始跟我爸拍桌子。從初中開始,我就跟我媽聯手對付我爸。上高中時,我就沒有跟我爸說過話。到高三的時候,我都懶得理他。
4年的大學生涯,我打電話回家,我爸總是把電話遞給我媽。放假回家,能早點回校就提前回。哪怕是春節,一看到爸媽吵架,不管是正月初幾,我都回校。
我是在這樣一個家庭里成長起來的獨生女。大學畢業,走上社會后,自己開始覺得這樣對待父親也不應該。于是,我對父親的態度也就沒以前那么冷淡了。
第二年,得知父親得了絕癥。去年春節的時候,爸爸已病入膏肓。我破天荒跟媽媽一起照顧了他半個月。直到正月十五必須回單位上班。
臨走的前一個晚上,我徹夜難眠,反復想一個問題,我應該如何跟爸爸說一聲對不起,跟爸爸說是自己年輕不懂事。可是,早上起來的時候,卻又沒能說出口。走的時候,只是跟爸爸說我走了,過幾天再回來看他。那時爸爸說話已經很吃力,幾乎說不出話了。他只是點了點頭。沒想到,這是我跟爸爸說的最后一句話。
這是我一個80后同事,因為愧對父親,跟我傾訴的心事。
她說:“這是我一輩子的悔恨。”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在平靜中享受著天倫之樂時,請不要等待,不要以為總有一天如何,現在的每一天都是值得去關懷親人、孝敬長輩的。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做,別給自己留下遺憾。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