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設隊伍、服務規范
我省十分重視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在不斷壯大志愿服務隊伍的同時,加強了對志愿服務隊伍的組織和規范化管理,注重提高志愿服務隊伍的整體素質。
(一)不斷擴大隊伍規模,構建服務組織體系。我省已經建立青年、工會、巾幗、社區、科普、紅十字、無償獻血、教育、老年等十幾支志愿者隊伍,其中縣級以上青年志愿者協會351個,青年志愿者有120多萬人;全省有社區志愿者組織5000多個,社區志愿者達15萬多人,以志愿者委主體的社區服務中心211個,社區服務網點和服務設施3。5萬個,志愿者服務隊(分隊)3萬多支。開展的志愿服務達50多萬余次;有殘疾人志愿者聯絡站10個,助殘服務站1210個,注冊志愿者達15萬多人;有紅十字志愿者6。2萬多人,擁有團體會員1383個,個人會員394209人;巾幗志愿者隊伍2611支,巾幗志愿者9。5萬多人。在隊伍規模建設的基礎上,我省許多行業志愿者協會都加強了組織網絡建設。省青年志愿者協會建立了以省、地、市三級青年志愿者協會為主體,以各縣鄉村組成協會為基干的組織架構,形成了基本覆蓋城鄉的志愿服務網絡。省殘聯、省紅十字會等都在各地建立了不同層級的志愿者聯絡站和志愿服務基地。
為壯大我省志愿者隊伍,動員更多的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和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推動海西和諧社會建設上新水平,2010年4月15日省文明辦下發了《關于在全省文明單位中組建志愿服務隊的通知》(閩文明委〔2010〕5號),以編人數達50人以上的各級文明單位為組建對象,志愿者比例不低于本單位在編總人數的20%,每個志愿者每年參加服務的時間不少于 48小時。全省各級文明單位掀起組建志愿服務隊熱潮,共組建志愿服務隊5190支,志愿者人數達176499人。
(二)加強志愿者招募和培訓,提升志愿者服務水平。在不斷壯大我省志愿服務隊伍的基礎上,省文明辦高度重視志愿者招募和培訓工作,提升志愿者服務水平。一是建立志愿者招募和培訓長效機制。省文明辦要求各地市、各部門做好志愿服務需求的摸底工作,明確志愿服務所需條件和要求,充分利用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資源及時發布志愿者招募信息。同時,在《文明風》網站搭建省際志愿服務供需平臺,建立了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志愿服務供需對接機制,實現了志愿者廣泛招募與合理使用的有機結合。在培訓方面,福建省委文明辦與閩江學院聯合成立“福建省文明禮儀培訓基地”。基地將首先對我省各市、縣(市、區)文明辦、參賽行業省主管部門負責志愿服務工作的同志和省級以上文明單位志愿服務隊負責人進行文明禮儀培訓,計劃在2012年前將志愿者骨干輪訓一遍。省文明辦要求各志愿服務組織對新招募的志愿者至少要組織一次集中培訓,培訓內容以志愿精神、志愿服務基本規范、志愿者文明禮儀和權利義務的宣導為主;要求各志愿服務組織結合實際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專業技能培訓,建立長效培訓機制,把培訓情況作為志愿者考核的重要依據。二是重點抓好大型活動的志愿者招募和培訓工作。我省十分重視利用舉辦大型活動的契機,培養鍛煉志愿者隊伍,提升志愿者隊伍的組織、管理和服務水平。去年以來,我省先后舉辦了第十二屆海西武夷國際投資洽談會、首屆海峽論壇和福建省第四屆特奧會、2010年洲際杯鐵人三項賽、第十二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七屆中國福建商品交易會、第五屆全國特奧會等大型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我省志愿者出色的完成了志愿服務工作,充分展示了海西志愿者的風采。我省在大型活動志愿者招募、培訓、組織和管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