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們有個溫暖的家”
趙國文家的“愛心小屋”在山陰縣城,兩間沿街的舊平房,遠沒有名字那么美。
家門緊鄰街道,拉貨的卡車呼嘯而過,揚起一片沙塵,由于房子正好在三岔口,經(jīng)常有尖銳的剎車聲,孩子們停止玩耍嬉鬧,用小手緊緊捂住耳朵。
紅色的鐵門關(guān)不太嚴實,很重,關(guān)門時會發(fā)出巨大的聲響,每次孩子進出,老趙都趕緊探頭去看,緊張地囑咐,“小心!看夾了手!”
屋子里已經(jīng)生起火爐,“天涼了,爐子就得點著”。孩子們在爐子邊上亂跑,老趙生怕他們磕著燙著,每過幾分鐘過來看看,順手拍掉蹭在孩子衣服上的灰。
屋頂上橫七豎八地拉了晾衣繩,大大小小的衣服,掛得滿滿的。地上堆放著沒洗完的衣服,“每天都得洗這么多”,老趙望了一眼在里屋的李秀英。
趙國文家有個鐵皮文件柜,和破舊的家具放在一起,顯得很突兀,這是近幾年唯一添置的家當。隔三差五地,老趙就會用鑰匙小心翼翼地打開玻璃門,翻看他的“珍藏”。
柜子最上層,是一排藍色的文件盒,擦得很干凈,整齊地擺放著。文件盒的側(cè)面,寫著一個個名字:趙吉斌、趙吉祥、趙吉利、趙吉云、趙吉清、趙吉嬌……直到最小的趙吉俊。
趙國文取出一個文件盒,走到桌邊,神秘地把里面的東西往外拿,“每個孩子的照片,從剛來到現(xiàn)在,我都給留著”。
柜子下面一層,是這幾年來老趙獲得的證書,有些隨意地摞著。這些證書,趙國文很少拿出來。對面的墻上,“大兒子”趙吉斌在學(xué)校得的獎狀,被老趙鑲在相框里,高高地掛在墻上。
有人問趙國文,現(xiàn)在最大的困難是什么?老趙說“我,就是想給娃娃們找個正經(jīng)睡覺的地方”。
里屋加外屋,一張大炕、三張長沙發(fā)、一張上下鋪,即使這樣,仍然無法睡下一家十八口。“兩個孩子上學(xué)住校”,趙國文說的是自己的親生孩子,“放假回來就姨姨家、姥姥家湊合一下”,提起一雙兒女,趙國文很愧疚,“但我相信他們會懂的”。
孩子們一天天長大,睡哪里?將來在哪里學(xué)習(xí)、寫作業(yè)?都成了一家人最愁的問題,“真是委屈了娃娃們”,老趙嘆了口氣。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
- 2009-12-02妻兒同時遇車禍落水 丈夫忍痛棄兒救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