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綜述〕
共賞一輪明月? 同獻一份愛心
????????? ----全省“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綜述?
?
今年中秋期間,我省認真按照中央文明辦等七部委下發的《關于印發〈關于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方案〉的通知》要求,廣泛開展了豐富多樣的節慶活動,進一步傳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營造了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1.送月餅,情暖困難戶。各地文明辦通過刊播公益廣告、設立募捐點、開通捐贈熱線、舉辦活動啟動儀式,廣泛征集和派送“愛心餅”。省文明辦聯合福建義工俱樂部開展了“我們的節日·中秋”為困難戶送月餅活動。9月17日,省文明辦、福州市文明辦、省電視臺“愛心幫幫團”欄目組、福州晚報聯合在福州三坊七巷開展愛心月餅征集大型宣傳活動,舉辦了民俗小商品展銷、萬人品月餅、愛心企業現場捐贈等活動,當天共收到捐贈月餅6000多份。廈門市結合舉辦第四屆和諧鄰里節,廣泛開展“中秋情暖困難戶”送月餅活動,向孤兒孤老和特困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贈送月餅,并組織他們參加社區文體娛樂活動。漳州市向全市發出《捐贈愛心月餅關愛困難群體》的倡議并舉行月餅捐贈儀式,一批愛心私家車共為500多戶城鄉特困戶送去了“愛心餅”。 泉州、三明、南平市志愿者向有關商家、企業征集了上千份月餅,有關領導還與志愿者們一起走訪慰問了近百名空巢老人和社區困難戶。晉江市開展第九期“公益巴士走進福利院”活動,青年志愿者為老人和孩子們送去了月餅和其他節日禮品。此外,石獅市、南安市、豐澤區、鯉城區、德化縣組織各類志愿者深入到社區、鄉村為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進城務工人員送月餅。據不完全統計,全省有2300多家各級文明單位和5600多名社會志愿者參與了這項活動,為3470戶困難群眾和上百名社會流浪乞討人員送去月餅1.2萬份。
2.讀經典,浸潤愛國心。為進一步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節日內涵,我省各地以迎中秋為契機,廣泛開展了經典誦讀系列活動。9月17日,省文明辦在三明市隆重舉行了福建省“我們的節日·中秋”中華經典誦讀展演活動。此次誦讀展演活動分為“古韻回響”、“中秋望月”、“經典傳頌”三個篇章,共展演了情景朗誦《木蘭辭》、配樂詩朗誦《明月寄深情》、表演誦讀《朱子家訓》、古詩聯誦《朱熹詩詞》、《如夢令·元旦》等10多個節目,充分展示了中華經典詩詞豐富的文學意境和獨特的語言文化魅力。9月21日,福州市舉辦《中秋月·海峽情》中秋專場詩會,30名臺灣籍文學愛好者應邀參加了晚會。9月23日,福州市文聯還在銅盤路百家會舉辦了“秋香詩韻”——中秋詩歌朗誦音樂會,共有150多位來自省市知名作家、詩人、歌唱家歡聚在一起,吟詠中秋,歌唱祖國,把福州市第五屆讀書月活動推向了高潮。此外,馬尾區婦聯與共建單位公安邊防部隊海警一支隊在閩江口的“海峽號”艦艇上舉行了“書香飄萬里、皓月傳深情”讀書賞月活動,區婦聯向海警官兵贈送了30盒月餅和價值3000元的愛心“紅書袋”。晉江市組織全市中小學生開展了少兒英語中秋故事會活動,引導學生感受經典魅力。漳浦縣、海滄區、建寧縣、德化縣、清流縣等均舉辦了“漢風唐韻中華情”詩文吟誦晚會、文明單位中秋詩會、老人協會中秋賞詩會等形式多樣的經典誦讀活動,增進了人們的民族情感和愛國情操。
3.辦晚會,歡樂傳萬家。節日期間,各地結合“9·20”第八個公民道德宣傳日、社區鄰里節、道德模范事跡巡講、“三下鄉”活動、各類先進評選表彰等工作,組織舉辦專場文藝晚會和相關文體娛樂活動,讓廣大群眾沉浸在中秋的歡樂喜悅之中。9月22日晚,我省舉辦《中秋月·特奧情》大型中秋文藝晚會,向正在我省參加全國特奧會的運動員們以及各位來賓獻上了一份特殊的中秋大禮。9月18日晚,福州市在三坊七巷舉辦了《同一輪明月同一份愛心》大型中秋公益晚會,特別邀請了市福利院的部分老人兒童及玉樹災區在榕就讀的學生代表、社區困難戶代表等參加,近萬名市民在品嘗月餅、共賞明月中共享了節日“文化大餐”。廈門市舉辦“我們的節日·中秋”暨廈門市第四屆和諧鄰里節閉幕式,邀請“身邊好人”、“十佳物業保安”以及社區代表歡聚一堂,共度中秋。湖里區開展“閩南文化---走進社區”文藝匯演、“悅讀金話筒”誦讀比賽等系列活動。翔安區組織50個文明單位與50名貧困少年簽訂幫扶協議。泉州市舉辦“歡樂泉州”K歌大賽和走進金門文藝專場演出活動。三明市開展游園、百家宴、太極拳表演等活動,梅列區舉辦“慈善萬人行”大型踩街活動,永安、明溪、沙縣廣泛開展“中秋關愛”活動,讓留守兒童心中的月亮更圓更亮。另外,漳浦縣舉辦頌月演唱會,來自綏安鎮10名文藝術愛好者傾情獻演了高甲小戲《閩臺情》、薌曲《八月十五是中秋》等精彩的節目,表達了“人月兩團圓”的共同心愿。
4.續民俗,傳遞兩岸情。我省中秋民俗豐富多樣。今年中秋,各地注重通過挖掘整理民俗文化,集聚人文氣息,擴大對臺交流。9月21日晚,福州市在三坊七巷南后街舉辦了中秋拜月、擺塔、傳統婚慶展示、民俗服飾走秀、海西動漫節、戲劇聯唱表演等系列民俗活動,用傳統文化方式迎接中秋的到來。在廈門、泉州等地,普遍開展了熱鬧的中秋博餅活動,南安市檢察院舉辦“濃濃真情,歡樂無限”中秋博餅晚會。晉江市恢復了中秋“燒塔”傳統習俗,廢除“普渡日”改設“鄉風文明日”。為進一步增進兩岸交流,漳浦縣舉辦了“海峽兩岸話茶情”大型茶藝表演,臺灣阿魯灣、惠安女等民族舞蹈以及休閑品茗、沖泡功夫茶等豐富多樣的茶藝表演,充分體現了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情懷。倉山區舉辦“中秋月圓兩岸同輝”書畫會,以詩、書、畫、攝影作品,抒寫海峽兩岸一家親的永恒主題。沙縣舉辦了旅臺同胞親友迎中秋盼團圓茶話會和“三胞”中秋同樂酒會。明溪縣開展“月是故鄉明”—-僑友中秋網上寄語活動,向國外的親人傳達節日的問候。另外,中秋期間,福州邊檢站與兩岸直航船舶臺灣船員共同舉行中秋聯歡活動。馬尾、馬祖兩地鄉親通過“兩馬”航線互贈中秋月餅。受臺風“凡亞比”影響,湄洲灣有不少臺輪無法回港。莆禧邊防工作站、南日邊防工作站的執勤官兵,向臺輪同胞送上了煨芋頭、炒米粉等獨具莆田特色的中秋節禮物,表達了兩岸一家親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