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車禍曝出多少公費“潛規則”
http://www.caoliu14.com?2010-11-16 16:19? ?來源:武漢晚報
我來說兩句
近日,河南南陽西峽縣氣象局局長禹相杰駕公車陪領導到景區游玩途中將路邊的三個行人撞死,南陽市、西峽縣氣象局共支付48萬元公款替其賠償,其中20萬元被稱為是撥付給西峽縣氣象局的“辦公經費”。而該局長被刑拘后以高血壓、心臟病為由,已取保候審。(11月15日《大河報》)
如果沒有不受約束的公務接待潛規則,上級領導怎敢心安理得地享用下級奉上的“公款游”?禹相杰又何以落得“雞飛蛋打”的結局?倘不是那三條沉重的人命,禹相杰駕公車陪領導到景區游玩一事,會不會湮沒于屢見不鮮的公務接待之中?
提起公務接待,每年巨額的“三公消費”,向來是公眾心頭的巨大隱痛。而經媒體披露的山西平遙縣的公務接待,更為觸目驚心的公款消費腐敗提供了現實注腳。平遙古城一年“公務接待”近10萬人次,僅門票一項就少收入1200多萬,接待費用保守估計也在千萬元以上。
我想到前不久一個新聞。新西蘭房屋部長希特利,這個一度被民眾視為抑制房價有功的“功臣”,僅僅因為拿公務接待卡刷了約1000新西蘭元(按匯率相當于人民幣5287 元),為自己購買了兩瓶酒,結果卻未能逃過審計員的眼睛,還引發公眾游行。最終希特利不僅補齊了費用,丟掉了官帽,還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希特利的違法沒有“后悔藥”,這才是真正的一失足成千古恨。更主要的是,他公飽私囊的蛛絲馬跡,未能逃過審計員的“火眼金睛”,而廣大民眾也無絲毫寬限之意。某種意義上,正是民眾對公帑腐敗的“零容忍”,得以促使審計制度始終保持“高壓”的嚴謹態勢。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09-03-11美國公費資助胚胎干細胞研究 嚴防克隆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