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的“土帽子”形象深入人心
消息稱,趙本山兔年春晚小品的題材,依然鎖定“農村戲”,而且和去年的《捐助》一樣,都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趙本山的小品是春晚盛宴中的一道“頭牌菜”,僅從春晚審查的態度就可見一斑:最折磨春晚節目的一審、二審、三審———趙本山可以免檢,趙大叔也真沒有辜負央視領導的信任,年年甩出響亮的包袱,贏得頭彩,十幾年下來,成就了如今的“小品王”,也成就了趙本山的大基業。
農民出身的趙本山,從沒有脫離他的黑土地,最讓觀眾感覺親切的也是他的農村角色,在春晚小品中一枝獨秀,從白云黑土,到《捐助》中憨厚的農民,趙本山演繹了不同的故事,塑造了性格各異的農民形象,卻幾乎保持了同樣的造型:彎邊帽子,洗舊的中山裝,走娘們步,揮揮小手,而穿插小品中的摔倒、裝傻、俏皮等等這些包袱,幾乎成了趙本山小品的標簽。
不可否認,這些固定標簽讓一些觀眾對趙本山的小品產生了審美疲勞。盡管趙本山年年稱王,卻有觀眾抱怨:本山大叔年年見,漸有“疲軟”的感覺,大叔“拐騙”完了“忽悠”,有些方面真是不敢恭維。記得有一次央視征集意見,收到的17萬條意見中,較為集中的是趙本山小品要改變觀狀、起用新人的建議,看來,雖然趙本山的小品“笑果”最好,卻越來越讓觀眾不滿足。
的確,本山團隊的喜劇功力是別的小品團隊無法比擬的,也是最讓觀眾期待的,本山大叔也做得足夠好了,只是他頭上那頂土了吧唧的破帽子,每年都榮幸地跟著他上春晚,似乎有些落伍。人家農民兄弟說了,俺們農村變化很大,很多農村人也時尚起來,趙本山的農村小品也得與時俱進了吧,什么時候也反映反映年輕的有活力的觀代農村的新氣象。
趙本山稱得上春晚押寶級人物,兔年春晚他依然鎖定“農村戲”,如果還以上世紀80年代的農民形象演來演去,真對不起新時代的農民兄弟。本山大叔,兔年春晚,先把你那土了吧唧的帽子摘下來吧。(原題:趙本山大叔,兔年春晚把“土帽子”摘掉吧)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11-09央視2011春晚取消“植入廣告”是可喜的一小步
- 2010-03-30央視稱春晚植入廣告合理 明年更要“發揚光大”
- 2010-03-14停辦春晚是一場“悲劇”
- 2010-03-05網絡春晚為中國的歲末文化增添了一抹絢麗的亮色
- 2010-02-23農民辦“春晚” 村里漾新風
- 2010-02-25韓雪笑稱上春晚是"打醬油" 自認白骨精人性多
- 2010-02-25不要迷戀春晚 春晚只是場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