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價上躥下跳不該怨農民“看天吃飯”
http://www.caoliu14.com?2010-12-14 10:4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我來說兩句
在廣東珠海金灣區紅旗鎮湖東蔬菜基地,部分菜農因為此前蒜價短期內暴漲至7元/斤,便跟風大面積種植,可雖然現已豐收,蒜價卻跌至不到1元/斤。老謝夫妻今年種了8畝大蒜,化肥、農藥,加上種苗,每畝地花了3000多元的成本,現在一畝地的大蒜賣出去卻只能收回2000多元,每畝虧損近1000元。(據12月13日《廣州日報》)
農民豐產不豐收,被一些地方的農業相關負責人歸咎于“看天吃飯”。但珠海市蔬菜技術推廣站有關負責人卻“獨樹一幟”,表示這只是表面現象,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農戶種菜不講科學,信息不靈,做事考慮不周全,眼饞蒜價高,就一擁而上,最終導致產品過剩,價格下跌。
農戶種菜不夠科學,很多情況下確是事實,上述分析也貌似符合市場經濟的供求平衡原理,但卻顯然忽略了一點──造成此前部分菜價急速暴漲的根本原因,不是人們對這些蔬菜的需求陡增,而是游資炒作的結果。這幾乎早已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卻被上述負責人視而不見,反把責任撂在農民肩膀上,到底是誰信息不靈?
菜價下跌,是近期頻現的物價穩定措施使然。毋庸置疑,被媒體簡稱為“國16條”的《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以及近期頻發的其他多種抑制物價上漲的政策措施,由于各地積極有效地落實,已取得初步成果。可同樣面對這一成果,買菜的居民雖然樂了,可種菜的農民卻連哭都快哭不出來了,這絕不是旨在惠及全民的政策初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12-13福州市菜價跌幅最高達59.15% 大眾蔬菜全面降價
- 2010-11-23平抑菜價“組合拳”等措施發力 幾毛錢青菜重回福州
- 2010-11-18福建省六大舉措穩定菜價 首次建立蔬菜儲備制度
- 2010-11-15菜價保衛戰:一場不得不進行的戰斗?
- 2010-11-12省物價局出臺措施規定 市場菜價實行一日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