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出去都愿意帶上馬子釗。
大愛:20年用后背托起的母愛
馬子釗已經(jīng)記不起從什么時候開始,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母親王青霞的背上度過的了。他只知道,母親后背上那厚厚的老繭,是他20年如一日磨蹭出來的。20年的時間,對許多人來說,甚至是對馬子釗本人來說,過起來也許并不那么漫長,但對王青霞來說,卻是一天天熬出來的。
王青霞在馬子釗出生之前還有一個兒子,因為出了點事故,她才有了生第二胎的指標。可誰也沒想到,這個第二胎,讓她的人生發(fā)生了更大的改變。生下馬子釗后,王青霞就開始奔波于各大醫(yī)院給兒子看病,兒子易碎的身軀一次次發(fā)生骨折,尤其是當醫(yī)生冷冰冰地說出馬子釗僅僅能活多長時間時,王青霞在背著兒子的時候,總會松開手擦去臉上不知何時涌出來的淚。
兒子沒上學的時候,除了奔波于醫(yī)院之間,閑暇時一下班,王青霞也會背著馬子釗在外面轉(zhuǎn)轉(zhuǎn),因為兒子的身體易碎,她總是需要輕拿輕放。她只是濮陽雜技團一名普通的后勤工人,個子不高也不壯,但馬子釗的到來,使她成了耐力很強的女人,她能背著兒子,一口氣走好幾里路。
馬子釗到市四中讀初中后,王青霞專門買了一輛三輪車,每天早晨早早起床做好早飯,然后給兒子穿好衣服,伺候兒子吃完飯后,騎三輪車把兒子送到學校,將兒子背到教室里,然后急匆匆趕到單位上班。兒子快要放學時,王青霞又不得不請假提前離開單位,趕到學校接孩子,然后帶著孩子回家做午飯,吃完飯后把兒子送到學校,再趕去上班。下午接孩子的任務(wù)還是她的。王青霞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即使再忙,再累,也決不能讓兒子上學遲到。
實際上,背兒子上學的過程,并不像記者描述起來那樣簡單。馬子釗由于大小便不能自理,課堂上一旦要上廁所,就需要母親幫忙。沒上學的時候還可以,但上學后,王青霞不能進男廁所,馬子釗又不能進女廁所,王青霞就給兒子做了個便盆帶到教室。后來看兒子不好意思,王青霞就開始研究兒子的生理規(guī)律,有意控制兒子的食量,這樣下來,每次上學前去一次廁所,一般都能坐一個上午。
因為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綜合癥,馬子釗特別容易骨折,稍微不慎身體就會出問題。王青霞每次背兒子時都是小心翼翼,有好幾次不小心摔倒,都是自己先拼命倒在地上,不至于使兒子挨著地面。2006年夏天,一場暴雨襲擊濮陽,洪水漲到齊腰深,三輪車根本無法騎。為了不耽誤兒子上學,王青霞索性丟掉三輪車,背著馬子釗往市一高方向趕。那一次,馬子釗的不少同學都遲到或者索性沒去上課,當王青霞和馬子釗渾身濕漉漉地出現(xiàn)在教室門口時,老師和同學們禁不住集體為其鼓掌。2008年年底,幾十年一遇的暴雪使得路面積雪多日不化,三輪車走在上面很容易滑倒,老師們體諒?fù)跚嘞己婉R子釗的難處,都勸他們在家學習,或者到家里給馬子釗補課也行。但當時正是高三沖刺的關(guān)鍵時刻,王青霞和馬子釗說啥都不愿意搞特殊,兩人比平時更早地起床,母親的鞋上拴著稻草避免打滑,堅持不讓馬子釗因為天氣原因遲到。
就這樣,寒來暑往,王青霞騎著三輪車,背著兒子進課堂,陪伴兒子讀完初中、高中,直到進入大學。十多年來,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烈日暴雪,馬子釗一直都是到教師最早的一個,除了有一次摔骨折外,馬子釗從來沒有遲到過,更沒有缺過課。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