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不應只盯城市學生
2月19日,6萬多名考生參加以清華大學為首的“華約”7校聯盟水平測試;2月20日,以北京大學為首的“北約”13校聯考猶如馬拉松;2月26日,北京理工大學、同濟大學領銜的“理工系”聯考即將上演。與此同時,高校自主招生的公平性問題再次引發關注,不少人認為目前的自主招生對農村學生不利。(《中國青年報》2月21日報道)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確有進步意義,甚至代表著未來高考改革的方向,但不得不說,眼下的高校自主招生大多以城市學生為“本位”,甚至為城市學生“量身打造”,這體現在報考、考試、面試等各個環節。
就報考環節而言,獲得參加自主招生考試資格的學生,大多來自城市重點中學,有些尖子生可以獲得多次考試機會,而農村學生獲得的機會相對較少。很多高校更加偏愛城市學生,在報考名額分配上向城市重點中學傾斜,比如一度引起極大關注的北大“中學校長推薦制”,有推薦資格的中學大多是城市重點中學,此次“北約”、“華約”聯考,報考者大多被要求獲得過全國性競賽獎或省級競賽獎。并且,自主招生考試在大城市進行,方便了城市學生,卻讓偏遠地區的農村學生特別是貧困學生望而卻步。
就考試環節而言,高校自主招生考試更加偏重書本之外知識的考查,同樣對“見多識廣”的城市學生有利。且不說有關“社交網絡”這樣的考題,即使是“如何分辨東北大米和南方大米”,也會讓很多農村學生傻眼,因為他們一年到頭只吃自家種的稻米。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2-01北大清華自主招生 廈門雙十學生包攬全省狀元
- 2009-11-12教育發展:自主招生新的措施 是創舉還是有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