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安泰河:槳聲燈影“秦淮河”
http://www.caoliu14.com?2011-02-25 08:48? ?來源:福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不同分區介紹:
驛橋故影(入口過渡區):范圍大致從西關水閘至金斗橋。入口西關水閘的河濱空間,以石砌牌坊為視覺焦點,河岸沿線采用粗獷質樸的古舊條石為材料,縱向鋪地,配合三坊七巷以體現歷史的滄桑感。南向靠近居住建筑,以條形綠化帶為過渡空間,同時于墻面嵌以精致的青色石刻紋鑲邊浮雕,觀音橋和金斗橋會恢復歷史的原貌。結合商業空間形成道路與濱河的銜接,風格上遵循三坊七巷的柴欄厝形式,以打造具有古典韻味的濱河公共休閑空間。
煙雨空濛“美人靠”(蘭竹書苑游覽區):大致從金斗橋至光祿坊。沿岸的通湖路以西段規劃為休閑茶樓、書畫展示館,結合原潘主蘭故居位置的蘭竹書苑,再現古時的“秦淮風韻”。
倚岸靜憩(光祿坊段娛樂區):大致從光祿坊至澳門路。該區域設計展現許多地方民間傳說的景點和名人文化教育展區,以及城市發展主題區。
榕蔭伴水(吉庇路段商業區):安泰河與八一七路的交界路段,為福州市商業繁華路段之一,也是安泰河流經三坊七巷的入口,大樹的濃蔭,古樸的橋欄和埠頭,長長的石板路,為沿河的商業空間提供悠閑古樸的休憩場所。
古坊飄香(朱紫坊段商住區):沿朱紫坊原有坊巷的空間格局,重點突出安泰河的千年古道風貌,恢復古橋、駁岸及河邊石板巷道;有機結合芙蓉園古園林及重點保護的名人故居,營造出歷史街區的傳統環境氛圍;沿線建筑采用明、清民居的處理形式,利用高低錯落的屋脊和封火山墻,豐富坊巷的輪廓線和層次感,最終形成白墻黛瓦、古榕繁茂的別具特色的水巷風情。
(福州晚報記者 陳鶴 湯淌 趙爽 陳躍平)?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