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不少、精英偏少 “木雕之都”何時再回春?
木雕原創瀕危當地籌建“中國木雕博物館”
據了解,莆田木雕興于唐宋,盛于明清,風格獨特,自成流派,歷代以來都有優秀作品傳世,明代媽祖像、匾額、圍屏、祭器等木雕工藝品至今仍在莆田、臺灣和日本長崎、鹿耳島等地天后宮保存;北京故宮博物院尚存多件“貼金透雕花燈”和“浮雕花窗”……其中龍眼木雕和黃楊木雕更是有著上千年的歷史。
記者從莆田市非物質遺產保護中心了解到,莆田傳統木雕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莆田市擁有木雕工藝廠3000多家,專業人員8萬多名,年創產值50多億元。各廠家不但在50多個大中型城市和著名旅游景點設立銷售窗口,還把精美的木雕工藝品推上網絡宣傳和銷售。莆田木雕產品已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莆田市非物質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林成彬介紹,莆田十分重視開拓木雕市場,在廣州帶河路古玩街、上海城隍廟華寶樓、北京潘家園古董城……哪里有木雕藝術品交易,哪里就有莆田營銷商的蹤影。莆田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建筑裝飾木雕、神像木雕的主要生產地。2003年10月,莆田市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授予的“中國木雕名城”稱號。目前,莆田工藝美術城正籌建“中國木雕博物館”,建成后將集木雕收藏、展示、研究、教育等功能為一體。
然而,由于追求市場與利潤,造成傳統莆田木雕工藝在繼承方面出現缺失。林成彬告訴記者,隨著老一代木雕藝人的離世,這一工藝難以得到很好的傳承,不少年輕從業者心浮氣躁,創業技術尚未成熟,不能獨當一面,藝術氣質、地方特色和民間個性逐漸喪失,“硯照”等精微透雕絕藝瀕臨失傳。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