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叫停"開新店 商業格局將按"申遺"要求規劃
調查:為何“叫停”商家開店
這一紙通告,同樣在鼓浪嶼商家中引起廣泛關注。
事實上,在過去的兩三年里,鼓浪嶼的商業業態雖已有所改善,但低端、重復的商業業態,使得其在一系列“亂象”面前,成為眾矢之的。
借“申遺”契機,鼓浪嶼重塑商業格局的同時,從經濟根源著手整治鼓浪嶼“亂象”的步伐已然加快。低端餐飲“遍地開花”
在很多游客和市民看來,鼓浪嶼商業低端且重復的格局依舊未變:餐飲店、干果店、工藝品店等近乎千篇一律,賣的東西都差不多。
來自工商部門的最新統計,目前島上經營戶約有606家。其中餐飲店達201家,食品店174家,包括干果、餡餅、海鮮特產、茶葉店等,工藝品、裝飾品店,97家。
這些業態中,占了近1/3的餐飲業,備受詬病。在島上部分路段,路的兩邊往往攤位林立,餐桌隨意擺放路中,影響游客通行;而在部分景點附近,推著小餐桌吆喝的小商家,仍散落在島上的不少角落。
以龍頭路為例,其由于距離鼓浪嶼碼頭最近,商業氛圍也最為濃厚,是店面最多的區域,但也是商業布局最為復雜的區域。走進龍頭路,有一排面向居民的雜貨店生意冷清,和旁邊招攬游客的熱鬧場面大相徑庭。
“有一家叫龍頭小吃魚丸店,和我們注冊的商標‘龍頭魚丸店’太像了,搞得消費者都以為我們開分店了。”在采訪中,“龍頭魚丸店”的商標持有者,正向有關部門求助。
事實上,島上餐飲業“遍地開花”的現象,同樣引起了市長劉可清的關注和重視。在調研中,他明確指出,餐飲業不宜在鼓浪嶼“遍地開花”。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