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原始記錄,原汁原味上網接受監督
不過,很多人聽到“一個雞蛋”計劃,第一個反應還是——我怎么知道這些孩子吃了蛋沒有?這實在是所有公益項目都要面對的最棘手問題:公信力。
他們的辦法,是把雞蛋放到“透明袋”里:在專門的“樂捐樂助”網站上,將每一筆資金的流向和用途,以及所有相關情況,都原汁原味曬出來接受監督。從每次的撥款總數、資金分配,到雞蛋庫存數、煮蛋數、發蛋數,還有損壞數,都很詳細,而且都是原始記錄,未經“編輯”,所以其中有不少生動細節:白水煮沒有味道,老師們在煮雞蛋時加入一些鹽、茶葉;有些孩子喜歡吃蛋清,有些喜歡吃蛋黃,他們會交換著吃;孩子們吃完雞蛋要喝水,而煮雞蛋占用了學校的燒水器,所以李校長用雞蛋項目的運營經費新買了一口大鍋來煮雞蛋;雞蛋價格比春節前有所下降,根據采購發票和收據,統一核算,多退少補……4月13日春蕾小學公布了最新一期的雞蛋計劃工作報告,除了“蛋賬”的原始記錄,還有很多孩子吃蛋的照片。在汶川的馬爾邦鄉中心小學,“一個雞蛋”計劃也落地了,帖子里說:“4月2日收到‘聯勸’本學期‘一個雞蛋’的項目款3718.8元;4月6日早上開始每人吃到一個雞蛋。”
“捐雞蛋的朋友們看過來,看看小朋友們是不是吃到雞蛋啦?”4月29日,一位“雞蛋觀察員”在春蕾小學拍攝的視頻出現在網上。除了常規的項目公示,“聯勸”還推出了“神秘人探訪”,和中國青年旅舍合作,動員驢友擔當志愿者,在旅行途中順便對“一個雞蛋”計劃“突擊檢查”,然后在網上“爆料”,共同監督項目執行。
到目前,貴州、四川、云南4所小學的雞蛋項目已經落實,王可東說,在大家支持下,“一個雞蛋”的滾動速度會越來越快:半年內,第一批11所小學的孩子都能吃上雞蛋;他們也將開始尋找、確定第二批捐助學校。
4月28日,“聯勸”在支付寶開通愛心捐贈平臺,到5月5日,已有1000人捐助1.2萬元。很多人留言:“謝謝給了個貢獻微薄力量的慈善平臺!”“祝福這些孩子,過上有雞蛋吃的幸福生活。”(記者 王蔚)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8-17泉州心愿青年志愿者開展義賣公益慈善活動
- 2008-04-25關注孤寡老人 關愛天下父母"公益慈善活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