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6月10日電 (記者胡星 格桑達瓦) 入春之后,連翹、丁香、月季、桃花和紅梅紛至沓來,裝點著海拔3658米的“日光城”拉薩。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拉薩實現了三季有花。
人們發現,在拉薩隨處可見的不僅是自然之花。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隨著惠民措施的實施、城市功能的完善、市民素質的提高,文明之花盛開在拉薩的每個角落。
“拉薩因幸福而文明,因文明而更加幸福”
拉薩市連續4年獲得“百姓幸福感最強城市”稱號的消息,一直為拉薩人津津樂道。拉薩市市長多吉次珠說,拉薩市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契機,實施了一系列民生措施,著重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全面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可以說“拉薩因幸福而文明,因文明而更加幸福”。
多吉次珠說,近年來拉薩市實現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雙豐收。201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76.4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003.44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567元。經濟綜合實力的增強,為精神文明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在拉薩市堆龍德慶縣乃瓊鎮崗德林村,參加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為村民致富的便捷途徑。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358戶村民經營著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920棟溫室。村民阿旺次仁說:“合作社指導種植,負責銷售。大棚里一年四季都能種西紅柿、辣椒和黃瓜。以前地里種青稞一年一畝地收入800元,現在收入超過1萬元。”
老百姓富裕了,追求文明的生活。“以前家里人畜混居,院子里養著牛。通過安居工程蓋了新房后,院子里干干凈凈種滿了花。”堆龍德慶縣羊達鄉通嘎村村民阿努說,現在最大的愛好是侍弄院子里的38盆花。
2006年拉薩市實施了農牧民安居工程,對改善住房條件的農牧民家庭予以補助。當年,阿努家拆掉住了多年的人畜混居房,在政府的資助下,蓋起了500多平方米的兩層小樓,牲畜送到村里集中飼養。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