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費標準
根據人均收入水平定標準
根據來電數量統計,市民對于收費標準是最關注的,大家普遍支持停車管理的公益性。其中,市民吳先生建議,可以仿效香港等地,采用“咪表”收費方式。提示車主在占用道路停放車輛時,應有時間觀念和繳費意識。
更多的市民來電認為,停車位是公共資源,收費標準不能定太高。對此,市民蔣先生認為,可以對照泉州和其他城市的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折算成比例換算;這些城市的停車費標準×這個比例,就是泉州停車位較合理的收費標準。比如,泉州的人均收入水平是S城市的3/5,而S城市的停車費標準是5元/小時,泉州就應該是3元/小時。
市民王先生則說,停車收費不要一刀切,短時間(如半小時或20分鐘內)停車不要收費。“有些市民在銀行門口停車,只是為了進去取錢,如果連這樣也收錢,出行的成本就太高,也體現不了泉州市區停車管理便民、公益的初衷。”
回應:路面收費要高于停車場
泉州市交警支隊有關人士說,經過調研,“咪表”收費不適合泉州。至于停車收費標準,交警認為,應該堅持兩個原則:路面停車收費高于地下停車場、立體停車場;繁華地段、主干道高于次干道,次干道高于支路。以便將停車從路面轉移到地下和立體停車場;將繁華地段和主干道的停車轉移到支路和次干道,使市區停車分布更均勻、合理,減少道路擁堵。至于停車費具體是多少,目前還未最終敲定。
[關鍵詞] 科學施劃
重排綠化帶多出停車位
市民蘇先生建議將湖心街綠化帶改造一下,空出部分地方劃停車位。昨日,記者來到湖心街,看到刺桐樹緊挨著停車位,附近很多車輛因為要避開樹,停得很沒有規則,浪費了不少空間。蘇先生說,可以將湖心街上的綠化帶重新排列,“有序的綠化帶,配合有序的停車位,既能多出空間又美觀”。
市民吳先生說,其他城市充分利用斜線來劃停車位,節省不少空間,泉州也應該借鑒。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