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 從玉樹到泉州3年共捐3萬多
這個賬戶3年捐出數十次,被捐助者有日本的、青海的,更多是泉州本地的。
“福祥之寶”的運作,也有小分工。李秀娟主要尋找救助對象,而當過出納的三姐李秀蘭,則主要負責轉出愛心款。存愛心款時零零散散,也不論多少,用時會將卡中錢全捐出。從2008年至今,賬戶捐出的善款共3萬多元,捐助金額從數百元到5000元不等,分別捐往玉樹震區、日本震區、鷹潭水災區等。
在一疊銀行匯款憑條中,記者發現,不少收款方的名字都很熟悉——“暖冬”中李親娘老人、S形脊椎少年周志偉、“活著”中的李秋萍、楊金爐(阿豬的爺爺)、蘇田田等。“我一直都看海都報,這些愛心報道做得好,很能打動人!”李秀娟說。
“不論多少,都不會缺席。我們讓困境中的人知道,有人在關心他們。”李秀娟說。
【新芽】 朋友們被感動后也加入其中
李秀娟雖然也做生意,但她一家生活卻簡樸,做慈善還專門設賬戶,曾讓人不解。
她兒子就曾半開玩笑地說,“多給我100塊壓歲錢,你都要考慮好幾個月”。“我告訴他,做個善良的人,盡自己一份力去幫助別人。”李秀娟教兒子,就像父母親當初教她一樣。今年初,她兒子把200塊壓歲錢存進“福祥之寶”。
加入“福祥之寶”的,除了大家庭里三代人,還有身旁一些受感動的朋友。“今年,我也往賬戶里存了幾次,錢不多,大家也都是悄悄的。”李秀娟的同事王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我們會一直做下去的!”李秀娟和兩位姐姐都這樣說,賬戶雖然是家庭性質的,但年底還是打算開個小型公示會,賬務公開。
有人建議她做專業的公益組織,去民政局注冊一個基金會,李秀娟搖了搖頭,“善不在大小在務實,目前這樣就很及時和直接!”
【慈善感言】
做這個慈善賬戶,是完全自發自愿的,只是一家人做,是很小很小的事;是感恩父母,也是人性中最基本的情感——愛。
“福祥之寶”會集個人力量,幫助的多是身邊人,對象更具體更透明;其實,形式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真正慈善的心。
我只知道賬戶一進一出從不耽擱,無論親疏老幼,無論天災人禍,無論本土外域……皆如星星點燈般,溫暖著受困的人,也照亮著我。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