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直擊二:菜品裸放路邊 客人隨地小便
地點:白馬支路斗池路大排檔 時間:12日晚9點左右
12日晚上9點左右,白馬支路上的二家大排檔燈火通明,大排檔攤位將只有1米多寬的人行道占滿,行人只能在機動車道上行走。記者看到,這些攤位的菜品一般都是提前加工好的半成品,蔬菜、魚肉以及肉串都是備好的,有的簡單用布遮擋,有的直接裸放在馬路邊。
斗池路上,二建綜合樓下4米多寬的人行道被幾家大排檔“瓜分”了,餐桌擺滿了人行道。攤主的吆喝聲、食客的劃拳聲傳出老遠,地上油膩不堪,到處是餐巾紙、酒瓶、一次性筷子等廢棄物,用過的碗服務員在桶里涮一下就當洗過了,直到一桶水實在不能用了,才把臟水倒在路邊或者花叢中,有的大排檔則干脆在每個碗上簡單地套一層塑料袋了事。
“臺風天,大排檔不營業,我才能睡個好覺。”家住二建綜合樓的李天明說,自從樓下陸續開了幾家大排檔后,他這棟樓里的二十幾戶居民就沒睡過幾天好覺,“每天晚上9點鐘左右開始營業,到第二天凌晨四點多,客人才慢慢走光。每天晚上都要躺在床上一二個小時才能睡著,有時候好不容易睡著了又被樓下喝醉了打架的人驚醒,真是苦不堪言。”李天明說他的鄰居因為實在受不了吵鬧聲,搬家了,“更可氣的是,附近的公廁關門后,不少人喝多了就隨地小便,弄得到處是尿臊味。”
現場直擊三:街上挪著走 天橋成“攤橋”
地點:師大學生街 時間:12日晚8點
12日晚上8點,華燈初上,但師大學生街早已人頭攢動。記者從師大通往學生街的后門擠進學生街,一路上看到散發著不同味道的小吃攤位,擺滿各種服裝和小飾品的小攤位,逛街的青年男女,以及地上散落著的各種包裝袋、竹簽、小吃殘渣。
原本4米左右寬的學生街被各種攤位擠占得只剩下不足2米,加上擁擠的人流,在學生街上想走快一點成了一件“不敢想”的事。“學生街從來都是人擠人,想走快是不可能的事。”師大應用科技學院上大三的小林說,如果要趕時間,她都會選擇從校內走,雖然要多繞一些路,卻可以省一些時間。
走出學生街后,記者走上學生街城市廣場過街天橋,發現天橋上攤位的密集程度較學生街內有過之而無不及。長20米左右、寬3米左右的天橋,幾乎成了一個自由市場,小飾品、服裝、字畫、零食、墨鏡等各色攤位云集,每走兩步就有一個攤位。小販們“自覺”地將攤位排成兩排,在中間留下一條1米左右寬的過道,但是因為人流量本來就比較大,加上一些圍在攤位前挑選商品的人,行人要使盡各種騰挪躲閃,才能從人群的夾縫中擠出一條路來。
注:該言論僅代表網友觀點,未經本網調查、核實。 |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