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事:“最美媽媽”吳菊萍的成長故事 2011-07-15 08:57?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
吳菊萍在浙江富陽市中醫骨傷醫院的病床上(7月13日攝)。新華社發
沒有“英雄故事”的英雄
“我姐姐真的就是個普通人,沒什么故事可以寫的。”面對記者們一遍遍的追問,吳菊萍的妹妹吳麗萍一遍遍地解釋。
“她很善良,但也有缺點,別把她夸大了。”吳菊萍的丈夫這樣說。
在嘉興市秀洲區王江逕鎮洪典村,吳菊萍的中學老師、同班同學還有鄰居們,低頭苦想了一陣,也都覺得“想不起她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事”,得過的最大榮譽是“浙江省優秀畢業生”。
吳菊萍從小在洪典村長大。走進村子,碧綠的荷塘一個連著一個,荷葉田田,無邊無際。荷花還沒有開,只露出粉紅色的尖尖角。家家戶戶敞開著大門,門里擺放著一臺臺織布機。路過誰家,就能聽到這戶人家織機轟轟轟的聲音。
這里500多戶人家,家家戶戶都靠織布為生。一臺織布機現在一年能賺兩萬元。村里人都蓋起了四五層的小洋房。不過吳家還住在20年前蓋的兩層小樓里。跟鄰居們的洋房比起來,吳家房子已經有點破舊,但是很整潔。小小的院子角落里種著月季和桂花,還養了一只產蛋的老鴨。
“他們家覺得錢么,夠用就好了,不會特別去想大房子,大汽車。”鄰居吳衛萍說,“現在他們就買了6臺織機。要是再多買幾臺,肯定跟我們家一樣,一年賺50萬不成問題的。”
吳菊萍出生的時候,家里一共就分到一畝地,過得很苦,“一塊餅干可以讓菊萍高興好幾天,放在口袋里舍不得吃”。
1991年,吳菊萍的父母和鄰居家各出了2000多元,合買了一臺手動的織布機。吳菊萍初中班主任徐榮根說:“家訪的時候我看到,機器就放在吃飯的桌子旁,她寫作業、睡覺就在這轟隆隆的聲音旁。當時我很擔心這個會影響她學習。不過菊萍卻說,沒個聲音我還睡不好覺了。她覺得家里有這臺織布機是幸福的事情,靠這個生活慢慢變好了。”
由于父母幾乎24小時都要看著機器,妹妹還很小,家務事都落到吳菊萍頭上。吳菊萍每天放學,先做飯,接著喂豬和雞鴨,再做作業,做完作業還要幫父母一起織布。
“小時候很窮,不過依舊很快樂。”躺在病床上的吳菊萍說,“我從小到大印象中,父母對我們姐妹沒什么特別要求。一家人相親相愛的,跟鄰居也是。”
吳菊萍救妞妞手臂骨折以后,7個月大的兒子由婆婆照顧,吳菊萍的父母則在醫院里守著女兒。談論到兩位老人時,他們只是笑笑,不發一言。吳菊萍說,爸爸媽媽都是小學文化,不會說什么大道理。他們常常掛在嘴上的就是兩句話:“錢賺多賺少沒關系”“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