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百姓投身“7·23”鐵路特大事故救援紀事
浙江日報溫州7月25日電大難面前顯真情。
經歷過“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的人們,回想起當時的情景,至今難以平靜。
然而,也是在這些日夜,在美麗的溫州,危急關頭,數不清的普通市民挺身相助,演繹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
民間救援一馬當先
57歲的戴文華來自安徽,是一名新溫州人,以收廢品為生。23日晚,他和附近的村民成為最先趕到現場的“編外救援隊”。
當時,現場哭聲一片。呼救聲不斷從車窗中傳出。“先把車窗玻璃砸掉。”人群中,有人大喊一聲,戴文華找來石塊,砸掉車窗玻璃。“快、快!”緊接著,他背出一名輕傷的乘客,送上在路口等候的私家車。當晚,戴文華從車廂里共救出6名乘客。
下岙路27號一家加工皮靴的小作坊,距現場僅百米之遙。事故發生后,22歲的貴州小伙孫華和30多名工友拿著手電筒向事發地點跑去,從一扇破碎的車窗爬進車廂,展開救援。
在車廂的第一排位置,一位母親牢牢抱著孩子,氣喘吁吁地喊著:“麻煩你們先救我孩子吧!”孫華趕緊將小孩抱出車廂,這也是他救出的第一位乘客。等他回來再救這位媽媽的時候,發現她的一只手早已斷了。
在接下來的救援中,先后有7個人被他成功救出。救援隊趕到后,他又在外圍協助搬運物資、抬送傷員。
“換作誰都會義無反顧沖上去的,我做的其實沒什么好說的。”今天,記者見到孫華時,他肩膀和手臂上因救援留下的傷痕,仍然清晰可見。
一位乘客在博客中記錄下自己被救的經歷,讓人們認識了3個“美麗村莊”——距離最近的雙岙村、箬笠岙村和下岙村,上千名村民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現場,全力救援受傷乘客。
下岙村村民王帥第一個報警后,立即加入到民間救援隊中。
“我們當時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救人。”村民張則文說,當時他發現一名孕婦被很多東西壓著,一條腿骨折,不能動。張則文試了試,拖不出來,就叫來兩名村民,3人小心翼翼地把她抬出來。
救人!爭分奪秒救人!盡最大努力救人!讓人感動的是,有些乘客剛從災難中脫險,又折返營救其他人。
躺在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病床上的呂德民,事發時身上好幾處擦傷,但他全然顧不上,立即與其他旅客一道加入自救、互救隊伍中。
事發當晚,呂德民從杭州上車,乘坐D3115次列車準備到溫州蒼南下車。事故發生后,由于車內斷電沒有光線,他好不容易摸索著找到后面一扇破了個洞的玻璃窗,用拳頭把玻璃敲碎,爬出了車廂。
出來后,他又和另一名幸存的山東男子把一位老人和一名女子拉出了車廂,再加上那位山東男子的妻子,5人一起逃了出來。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