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wǎng)-福建日報8月6日訊 從事平凡的良心活,卻演繹著偉大的詩篇。平和縣崎嶺鄉(xiāng)溪頭村正興小學校長曾春生35年如一日,扎根大山,潛心教書育人的事跡,在全省上下引起強烈反響。大家表示,要向他學習,為福建教育事業(yè)騰飛,為我省科學發(fā)展、跨越發(fā)展作出一份貢獻。
“教育是良心活。這句話質(zhì)樸卻觸動心坎、震撼靈魂。”泉州泉港區(qū)教育局副局長肖騰偉說,“曾校長用他的堅守,點燃無數(shù)個家庭的希望,造福一方人民。時代需要他,教育更需要他。”
曾春生的事跡同樣打動了許許多多學生家長。孩子就讀于福州錢塘小學屏北分校的家長林聞說:“老師對孩子的教導,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老師的關懷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把孩子交給像曾春生一樣的教師,我們很放心。”
曾春生用他的言傳身教,樹立起山區(qū)教師的豐碑,樹立了新時期教師的師德楷模。在教師崗位工作了20年的南平市水東學校副校長陳璋說:“是愛心與責任,讓他在大山深處堅守35年,他的事跡激勵我要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yè)績。”陳璋所在的水東學校地處城郊,農(nóng)民工的子女約占50%,“我們應像曾春生那樣,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教書育人。”
同是鄉(xiāng)村小學校長的魏宏勇表示:“曾老師的事跡讓我倍感責任重大,他面對困難時的堅守,給予孩子的關懷,都鼓舞我要不斷克服工作上的困難,把更多的關愛帶給孩子們。”
福州晉安區(qū)雖地處城區(qū),但北部多山,如何開展山區(qū)教育一直是該區(qū)教育工作的難點。晉安區(qū)教育局工作人員小陳說:“曾老師對學生的熱愛最為打動我們。像這樣的典型報道,一定能呼吁更多的人來重視教育事業(yè),關愛教師隊伍。”
處于開放開發(fā)熱潮中的平潭,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全力支持,教育也不例外。今年初,得知省里要選派一批優(yōu)秀教師赴平潭支教,泉港鳳翔中學高級教師林銀秀主動報名。現(xiàn)兼任平潭強興中學初二年級備課組組長的林銀秀說,平潭開放開發(fā)全國矚目,能來這里支教是他人生的一筆財富,他一定向曾春生學習,不辱使命。
曾春生的那句“只要是我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讓無數(shù)人動容。“我很贊賞他的執(zhí)著。”寧化縣安遠鄉(xiāng)英語老師馬嵐說,“在鄉(xiāng)村學校,輟學學生有的通過溝通是可挽回的。為此,老師要與學生交朋友,盡力去幫助他們。我不希望孩子們早早地放棄受教育的機會。”
“愛心老人”、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曾德梅說,“一個都不能少”道出了他的心里話。“助學路是艱辛的,但只要我們能多幫助一個孩子,再辛苦都值得。我要向曾春生學習,同時想呼吁更多人加入助學隊伍中來。因為只有大家的幫助,貧困孩子們才能順利長大成材。”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