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鄉村教師曾春生:教育是良心活,我會堅守到最后一刻
8月10日,東南網全媒體記者來到漳州市平和縣崎嶺鄉溪頭村采訪,全面報道溪頭村的情況
在新校舍還沒建之前,因學生用水難,曾春生就買了兩個水桶,幫低年級學生到山下取水。夏天,他常常要在崎嶇的山路上來來回回跑十幾趟。村里人自發幫他提水,他卻說:“多勞動對身體有好處。”
2000年,曾春生升任校長,擺在他面前的卻是重重難題:校舍破舊不堪、學校欠債24000余元、拖欠教師工資導致教學質量差,村民不信任學校而把孩子送到鎮上讀書等。他一到崗,便自掏腰包墊付了教師工資,并四處“化緣”,爭取到企業贊助建起了新校舍,設立了獎教獎學基金。
說到這些艱辛,曾春生卻不以為意,只是憨厚笑道:“教育是責任也是良心活,看到學生走這么遠的路來求學,上課時那么認真專注,做老師的更要盡職盡責,給山里的孩子一個希望”。曾校長在和記者交談時總反復提到山里孩子求學的不易,也正是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堅定了他獻身山區教育的信念。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