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年人每年可免費體檢兩次,醫療費用由原來80元提高到100元,養老金從每月50元提高到每月200-400元。”居民邱鴻璋說。社區建立了28項集體福利制度,約占社區居委會年支出的40%,居民子女就讀幼兒園和小學全免費,成立了全省第一個村級扶貧助殘機構,建立了全省首家社區愛心醫院和生態型社區級紀念堂……
社區黨員和積極分子組織起“和諧衛士”隊伍,成立7個服務小組,當好民情信息員、治安聯防員、矛盾調解員、民困幫扶員等,及時為居民排憂解難。他們每人牽手10戶居民共建和諧家庭,每家每戶都想成為和諧社區中的美麗景致。
“邱阿婆,我們看你來了!”近日,居委會干部帶領3名“和諧衛士”來到低保戶邱阿婆家中。一位職業為醫生的“和諧衛士”為老人義診,社區資助老人自費藥品610元,老人連說謝謝。
前段時間,在給低保戶發放肉品補貼款時,社區干部來到老人的家,獲知老人不小心摔斷了手腕骨,她的兒子患有嚴重的糖尿病,欠下許多債,3天沒錢買藥。社區居委會決定資助老人,于是就有了這送醫送藥上門的一幕。
秋季開學前夕,今年考上南京農業大學的邱華瑞獲得了1500元助學金,成為最近兩年來社區資助的第61個學子。
“溪南有困難戶70多戶,特困戶30多戶。對他們我們絕不能忽視,而要更加關注他們。”邱漢成說,構建和諧,就應該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走出貧困,一方面提供救助,另一方面為他們創造就業機會。在社區的幫助下,原來的“零就業家庭”就有10多戶解決了就業問題。
不僅如此。要和諧,還得靠信任、靠透明。而要讓居民信任,就要保障他們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溪南社區建立了龍巖第一家社區網站和內刊,黨務、居務、財務都曬在陽光下。社區辦公場所搬遷、溪南大廈裝修、農貿市場建設……嚴格按照公開化程序運作,由黨員、居民代表表決。
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了,服務群眾能力增強了,居民幸福感強了,社區的事務公開透明,居民自己能做主,和諧水到渠成——這就是溪南社區演繹的“和諧方程式”。
走在“舊村改造園林化、居財收入千萬化、福利享有人人化、幸福家庭和諧化”之路上,溪南社區已連續5年實現“零上訪”,先后成為“中國特色村”、“中國名村影響力300佳”……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