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斌:
殘奧會冠軍在廈收獲愛情
他曾經(jīng)站在那么高的領獎臺上,也曾經(jīng)歷那么多苦難,殘奧會三屆冠軍侯斌在現(xiàn)場談起了他鮮為人知的幸福時刻。
2003年,侯斌獲得殘奧會冠軍后,政府獎勵了一套房子,“房子在前埔,那段時間我忙著裝修,到最后還差窗簾,我去附近一家窗簾店選窗簾,窗簾店兩個姐妹耐心地給我介紹,后來,窗簾做好了,我也和她們慢慢地成為朋友,最后,這個店里的姐姐,成為我今天的太太”,侯斌說,“我的幸福就是上天給我機會,我把它抓住了”。
最新動態(tài)
公交出行還有優(yōu)惠
在昨天的節(jié)目現(xiàn)場,副市長潘世建在回答一個市民的幸福心愿時透露,廈門公共交通出行還將繼續(xù)優(yōu)惠。
“老百姓最關心衣食住行,公共交通,是廣大市民選擇最多的出行方式”,潘世建說,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改善公共交通作為工作的重要方向,幾年來,我市公交出行的票價大幅度下調,這在國內都是少有的。島內公交一元走透透,島外分段計價最高到四五元,下調后,島外最高票價降至3元,僅此一項,財政每年要貼1個億;從今年9月1日起,公交最高票價由3元降到2元,財政又要貼1個億;還有,全市公交車輛免收空調費,這一項財政每年也要貼2個億。
潘世建說,“十二五”市委市政府致力打造“幸福廈門”,具體到公共交通,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更加合理地做好線路安排,尤其是增加島外的線路;二是讓票價更加優(yōu)惠合理,下一步可能還會有進一步的優(yōu)惠;三是推行更加環(huán)保節(jié)能的汽車,下一步將推行純電動公交車;四是提供更加文明舒適的服務,讓市民上車后感覺像在家一樣……通過種種舉措,將廈門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由30%提高至39%。
記者手記
廈門讓人想起生活
繁華不過上海,霸氣不過北京,熱鬧不過廣州,不冒尖,不排外,不緊不慢。房價排行榜上位次持續(xù)上升,空氣質量有點兒下降,車子開始有點兒多,交通開始有點兒堵,但上車依然有人讓座,街道依然潔凈,外來務工人員不叫外地人,而稱新市民,面臨所有發(fā)展城市面臨的問題,卻仍舊叫人心生滿意。因為這個城市有特有的幸福基因,所有生活在廈門的人,都有自己的幸福理念。
拼搏、奉獻、包容,也是這座濱海城市的海洋性格,也正因為如此,廈門吸引了180萬的新移民,背上行囊,來到這個城市,每年還有千萬游客來到這里。在這里,步行500米就有綠地,走上15分鐘就有公園,易中天,在他的《讀城記》這么說廈門,“這里海浪迷人,好花常開,好景常在,廈門人整個地生活在大花園和大公園里”。常有人說,提起廈門,總讓人想起生活。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