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夯實基礎,持續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發揮學校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和服務中的主陣地作用,建好用好學校心理咨詢室,有利于教育培養未成年人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有利于及時發現問題并開展針對性心理疏導,增強未成年人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1.規范推進學校心理咨詢室建設。市里于2008年專門下發《福州市中小學心理咨詢室建設基本要求(試行)》,從建設原則、功能定位、建設要求、人員組成、使用要求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指導基層學校規范建設心理咨詢室,并以高中校達標評估、未成工作測評等為導向,加快建設步伐。目前,全市城區學校和鄉鎮中心校已全部建成心理咨詢室,并采取多樣化、適應中小學生心理的咨詢、答疑方式,建立良好的學生心理溝通機制。學校心理咨詢室已成為學生們日常生活中離得最近的“心靈加油站”。在建設中,涌現出了福州二中、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交通職專等較具水平的學校心理咨詢室。如福州二中的“育心園”共400多平方米,設有心理教育、箱庭游戲室、音樂放松室、多功能活動室、個體輔導室等,還編訂出《福州二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讀本》,開發了一套以學生職業生涯輔導為主的心理輔導課程,并引進箱庭游戲進行個體心理咨詢,教育模式很有特色。
2.以點帶面促進均衡發展。市里專門組建了市級心理健康教育教科研中心組和小學、初中、高中、中職四個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分學段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建立34所心理健康教育實驗校,分別掛鉤一所農村學校開展幫扶工作,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同時,市里還多次組織開展全市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觀摩交流活動,安排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干分類型觀摩心理健康活動課、參觀心理咨詢室,以點帶面,促進提高。此外,進一步強化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的培訓,努力規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課程、工作量及職稱評定,加快建設一支以專職教師為龍頭、班主任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
3.運用新興媒體開辟新途徑。為增強學生心理咨詢的適時性、互動性和針對性,2010年4月起市教育局依托“福州數字青少年宮”開設了“心靈家園”福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網(www.fzedu.gov.cn/xljy),由20多名心理健康專業教師組成志愿服務團隊,提供免費的心理健康網絡服務,包括在線心理咨詢、普及基本心理健康知識、在線心理測試等,探索不同成長階段心理常見問題,組織開展心理案例分析和研討。網站自開通以來,訪問量已達30多萬人次,咨詢量達2265(不含回復和再回復)。這一孩子們自己的“心靈家園”正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態勢延伸著學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教育效果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