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創新形式,確保輔導站工作蓬勃開展
輔導站自建立以來,在泉州市文明辦、教育局的具體組織指導下,不斷創新形式、拓展思路,根據各地、各校實際精心組織開展富有啟迪和工作成效的心理健康指導活動,為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行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一是組織泉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講師團,深入到鄉鎮、社區、學校開展心理輔導講座,傳播心理健康常識,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成長方式和行為方式;二是充分發揮泉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12355青少年事務和學校心理咨詢室心理熱線的作用;三是充分利用泉州市永樂青少年心理工作室以及學校心理咨詢室積極開展個別心理咨詢和團體心理咨詢工作;四是積極推廣“校園心理劇”、“校園心理漫畫”、“陽光伙伴”等有效做法;五是建立泉州網絡德育基地,為未成年人搭建一個網上德育平臺,進一步發掘鄉土德育課程資源,弘揚民族精神,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培養未成年人良好的素質。泉州網絡德育基地以素質教育為目的,以網絡實踐活動為主線,融合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閩南文化教育、讀書活動、情商訓練、感恩勵志等方面的教育;六是加強對未成年人材料收集整理,建立未成年人心理檔案;七是加強泉州德育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綠色通道”專欄以及泉州心理健康服務網站的建設,充分發揮網絡心理咨詢作用。在泉州德育網上建立了“網上心理在線”,開通了心理咨詢熱線電話,通過網上互動平臺和熱線電話為學生解疑釋惑,指導學生家長做好孩子心理的疏導工作。截止至2011年7月,“網上心理在線”訪問量達到20萬次,推動了全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網絡的發展。初步構建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形成教育合力。
此外,近幾年,泉州市還廣泛開展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包括征文比賽、主題班會課案例錄像課比賽、演講比賽、心理訪談節目等。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進行定期的觀摩、探討、研究,并開展中小學生生命教育課程化的課題研究工作,不僅關注學校層面的心理健康教育,還關注家庭、社區層面的心理健康輔導。積極與宣傳媒體合作,舉行心理健康教師與學生、家長面對面的心理咨詢活動。通過家長學校,發揮家庭教育講師團的作用,開展家庭教育咨詢,組織泉州師院心理學專業學生到社區開展心理咨詢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