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課題研究的現狀分析
1.學校教育還需一步完善。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育人為本、德育為首、教學為主”的辦學理念已形成共識,由于“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教育部門對學校和學生尚未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評價體系,據了解,部分縣區教育部門在制定百分制的學校辦學質量考評體系中,德育工作占10%、體藝工作之和僅為10%,而以教育局組織的年級抽測為準的教學質量分值為40%,再加上德育和體藝工作沒有建立量化的考評體系,很難拉開差距,“一測定乾坤”的思想深入人心,學校負責人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不夠重視,“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理念在有些地方和學校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學生課業負擔仍然較重,學校德育師資隊伍建設仍然比較薄弱,再加上經費、安全等因素,許多學校不愿或不敢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德育教育的實效性不夠明顯。
2.家庭教育還需進一步改進。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存在誤區,教育方法不當,有的過分溺愛,有的簡單粗暴。一些家長“重智輕德”現象明顯,片面強調學習成績,并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學校,忽視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調研中教師代表反映現在的學生吹拉彈唱等才藝水平很高,但性格上卻出現了叛逆、冷漠、自私、暴力等不良傾向。同時由于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的逐年增加,這些未成年人或父母文化程度低,或父母離異缺少關愛,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3.社會教育還需進一步加強。社會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平臺和重要補充。對照《測評體系》,我市社區未成年人教育管理網絡建設還尚未健全,社區未成年人活動場所配套建設普遍不足,適合未成年人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的綜合素質實踐基地、市兒童公園等陣地還尚未建成,部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還沒有完全落實對未成年人免費政策,網吧接納未成年人、超時營業等現象仍然存在,“黑網吧”已成為嚴重隱患,受未成年人喜愛的文化產品還比較缺乏,我市未成年人犯罪率形勢嚴峻,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還不夠緊密,在未成年人養成教育的具體措施及評價的問題上,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評估體系,致使各部門間存在著責任不清的現象,也給未成年人養成教育帶來了一定阻礙。
三、對策及相關建議
未成人年的問題根源在家庭、表現在學校、危害在社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學校、家庭和社會是三個重要節點,是一種既相對獨立、又互為密切聯系的教育共同體。我們要探索建立學校、家庭、社會有效銜接的工作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學校的龍頭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礎作用和社會的有效補充,進一步完善“三結合”教育網絡,形成目標一致、內容豐富、互為補充的整體合力。
(一)大力優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學校環境。學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主課堂,要把在校未成年人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放在素質教育的首位,全面落實學科德育目標,強化基本行為規范教育,建立健全激勵表彰機制,充分發揮學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龍頭作用。
1.落實學科課程德育目標。完善中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課程建設,開齊開足上好德育課程,確保班隊會活動時間,提高德育課程實施水平。組織編寫、評選和推廣中小學優秀德育讀物,編制審定一批德育地方課程。做好中小學優秀影視作品的推薦、推廣工作。征集評選優秀德育課件和典型課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資源庫。結合特色學校創建,加強對德育校本課程開發的指導,鼓勵學校在德育方面形成特色。2010年以來,我市長興縣組織開展“十萬學生學弟子規?爭做文明人”活動,編印下發了10萬冊《弟子規》,做到學校師生人手一冊,邀請國學講師進校園巡回講座,營造了濃郁的學國學、誦經典的氛圍,值得在全市總結推廣。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