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免費教育”的民生情懷可復制
http://www.caoliu14.com?2011-09-28 11:07?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我來說兩句
跟“神木醫改”一樣,寧陜“免費教育”注定是個孤本。如同武俠戲中的“獨行俠”,“免費教育”跟“窮縣身份”的結合,注定令人注目。凡涉及民生,兼顧民生的舉措,都應當得到獎勵,寧陜的今日成就,自然會引來好評潮,數年的一以貫之,無法用“作秀”去詮釋,由此激起的輿論漣漪,寄托著社會公眾的更多期待。
一地一態,有的成功的確無法復制。寧陜有其自身特點,比如領導的重視,比如縣情因素,都可能左右實施這起宏大的教育惠民工程的命運。誠如當地人自認為的那樣,所謂的“免費教育”,其實是“有限”的免費。誠如神木的醫改一樣,也以“相對的免費”——從本質上,其體現的是社會資源的財富向誰傾斜的問題。
寧陜免費教育的最大迷人之處,其實不在于免費多少的問題,而在于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的付出。從一罐咸菜而萌生的免費計劃,梯次遞進,數年堅持毫不動搖;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政府不惜出賣辦公大樓渡過危機,以壓縮行政開支作為保障,一支一收令人感動。更為關鍵之處在于,作為窮縣,沒有“以財政富了才辦事”為理由,在條件看來并不具備的情況下,創造條件優先解決民生問題,這需要很大的決策勇氣和施政決心,更需要良好的政治良心和民生情結為依托。
囿于各種因素,寧陜“15年免費教育”模式或許在一些地方并不能復制。比如東部的一些惠民舉措,在西部就很難實現。“寧陜免費教育”模式或許沒有普適性,或存在“南橘北枳”的“水土不服”,但其創造模式的思維,卻可以得到傳遞和延伸。只要真正有“以人為本”的執政良心、執政理念,一切惠民之策才有可能真正得到實現。
對于地方主政者來說,當從寧陜模式中尋找“民生”的影子,復制并落實“民生思維”、民生情懷,從而轉化為落實的行動,民生之愿才能真正成為民生之福。 (堂吉偉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4-08馬尾投100億建成十大工程 力爭實現15年免費教育
- 2011-02-24平潭縣今年投入1214萬元 實行高中階段免費教育
- 2010-12-02福州未來5年內推廣高中免費教育 給福州帶來啥?
- 2010-12-0110亮點勾勒福州未來五年 5年內推廣高中免費教育
- 2010-08-25廣東省東莞市石排鎮推行25年免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