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加快文化強省建設,提高文化軟實力。
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打牢全省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大力弘揚“愛國愛鄉、海納百川、樂善好施、敢拼會贏”的福建精神。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力爭更多城市進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在全社會廣泛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氛圍。完善社會志愿服務體系,讓團結友愛、奉獻互助蔚然成風。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和改進新聞輿論工作,牢牢把握正確導向,加強報刊、廣播、電視等重要新聞媒體建設,大力弘揚主旋律。加強網絡管理,使互聯網等新興媒體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
加快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動公共文化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傾斜,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文化事業財政投入自然增長機制,鼓勵企業和個人興辦公益性文化事業,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多元化、社會化。重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特色文化的保護傳承。著力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增強福建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著力點。優化文化產業區域布局,加快集聚發展,突出地區特色和資源優勢,打造一批有規模的文化產業基地、園區和集群,建設一批帶動力強的文化產業項目,培育一批有實力的龍頭骨干文化企業。加大對文化創意、動漫游戲、工藝美術等十大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力爭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
推進文化改革創新。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完成國有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推進“三網融合”。加快發展新興文化業態,擴大文化消費,推進文化產業與科技、旅游、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把我省建成全國重要的文化旅游中心。加強文化市場建設和管理,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體制。加大文化創新創造力度,實施文化精品工程和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創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擴大對外文化交流。文化改革創新必將迎來我省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春天。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