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對于中國慈善來說,2011年是最為特別的一年。因為郭美美事件,公眾對慈善機構的信任一落千丈,因此民間公益成為慈善力量的另一個出口。 “微博打拐”、“免費午餐”……隨著眾多民間慈善活動的舉辦,人人參與公益慈善的氛圍空前熱烈。2011年逐步走向尾聲,我們盤點2011年所發生的公益大事件,通過文字記錄這些讓人溫暖的民間力量。
公益事件
微博打拐——見證公民微力量
沿街乞討的兒童
彭高峰與兒子彭文樂
2008年,一男子在深圳抱走了湖北人彭高峰的兒子彭文樂,令其裂肺撕心。日前,彭高峰找到了失蹤兩年多的兒子彭文樂,令微博網友歡欣。彭高峰由悲轉喜的背后,是春節前開啟的一場運動,微博打拐。
微博打拐,是由中國社科院農村研究所教授于建嶸在微博上發動的打擊涉嫌拐賣兒童行為和解救乞討兒童的活動,短短兩周,已接到近千張網友上傳的照片。公安部打拐辦主任陳士渠在微博上予以支持,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準備在今年兩會上就此提案,壹基金不日將啟動支持方案。
編輯點評:當公眾自發為懵懂柔弱的孩子們捍衛生命權時,還是應該毫不猶豫的叫聲好!
免費午餐——中國式慈善的鏡子
手捧免費午餐的孩子
半年前,由民間愛心人士鄧飛等共同發起的“免費午餐”公益行動啟動。半年來,共募集捐款1700萬元,惠及湖南、廣西、貴州等省區77所小學、1萬多小學生。而新近發生的事實表明,它的成功,遠不局限于此。
10月26日,國務院決定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中央每年撥款160多億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標準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普惠680個縣市、約2600萬在校學生。
編輯點評:免費午餐的成功是千萬顆善良的心匯聚大愛的力量,同時也是網絡時代所帶給社會的福音,公正與透明都源于民間的本善和網絡的不斷進步。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