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鼓浪嶼”
黃麗欽和陳慧君對廈門的景點可謂如數家珍。當問及最愛哪個景點時,兩人異口同聲答曰“廈門鼓浪嶼”。
“去再多次我還是最鐘情鼓浪嶼。”黃麗欽最喜歡傍晚的鼓浪嶼,“此時比較輕松,游人陸續離島,商店也不再喧鬧,鼓浪嶼很安靜、很漂亮。”而在慧君看來,鼓浪嶼最美的是早上。“這時大批游客還沒有登島,島上居民拖著購物小車采購蔬菜,日光巖寺飄出陣陣香火味,悠揚的鋼琴聲、小提琴聲四處飄揚……在這里開始新的一天感覺很美好!”她說。
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是從2008年開始啟動的。2010年,中國國家文物局原則同意將鼓浪嶼作為2013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的備選項目。這對熱愛鼓浪嶼的兩位嘉賓來說是一件“糾結”的事:申遺成功對鼓浪嶼是最好的保護,但隨之而來更高的知名度必然會帶來更多的游客,這對于小島的保護無疑是個挑戰。黃麗欽覺得世界多國風格的建筑集聚在一個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島上,非常難得,應該要保護好。陳慧君覺得島上建筑體現著華僑對家的眷念,應該通過它們讓更多人了解華僑的拼搏精神和閩南人的家文化。
建言廈門旅游業
雖然都支持申遺,但兩人對大負荷的游客數量、鼓浪嶼本島居民的生活質量都表示擔憂。“今年‘十一’黃金周第三天、第四天,登島游客都是十幾萬,負荷過重。”陳慧君說。黃麗欽則認為,游客占用了島上的生活資源,還帶來了垃圾、噪音等污染。
作為旅游行業從業者,兩位還指出,鼓浪嶼上現存的野導現象,影響著廈門旅游行業原本良好的規范秩序,迫切需要相關部門予以整治。
說起旅游行業的發展,黃麗欽也有些擔憂。“除了游輪、廁所、垃圾桶等旅游配套設施跟不上發展需要,游客數量過多、影響游玩質量也應該引起重視。”根據廈門市旅游局信息公開年報顯示,廈門2002年接待國內外游客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2007年突破2000萬人次,而突破3000萬人次只用了三年時間:2010年廈門接待境內外游客達到3026.09萬人次。
太太團、探親團等臺灣游客從廈門輻射全省及其他省市,福廈動車開通后廈門游客數出現井噴……越來越多的現象都表明,廈門游客數還將會增加。兩位從業者也希望政府在旅游業管理和配套設施等方面做更多工作,在廈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不要改變它原有的慢節奏、慢生活。
寄語:
黃麗欽:廈門的氣質似一個秀氣的鄰家姑娘。它很美,是一座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所以我選擇在廈門生活。
陳慧君:廈門像年輕人,有朝氣、有希望。它更像大海,寬廣、包容。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來廈門,為它貢獻力量,讓廈門成為最幸福的城市。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