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來臨家門口有避風港 閩探索災前防范新模式
http://www.caoliu14.com?2011-12-30 08:15? ?來源:福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家門口建起避災場所
“社區為本應對氣候變化減災項目”,其重點是要求社區群眾自始至終主動參與,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參與中提高防災素質,增強減災能力,這與以往項目的實施主體只是接受任務、履行協議、完成責任大不相同。為此,福建省紅十字會專門編寫了《社區為本應對氣候變化減災項目培訓手冊》和宣傳折頁,作為開展村民培訓和防災減災知識宣傳的工具,并得到廣泛應用。
漳浦縣紅十字會將培訓手冊內容刻錄成CD和磁帶,不定期地通過村部廣播、鄉鎮計生宣傳車等載體,用普通話和本地話播放,進行防災減災和災后自救知識的宣傳。每個村、組,以及婦女干部都成了項目宣傳員,經常帶著材料進村入戶培訓、宣講。村民代表圍坐在一起,討論并確定村里最需要實施的小型減災工程。此外,村里的男女老少還紛紛參加緊急防災避險演練。
認識到項目會直接給自己帶來好處,廣大項目骨干和代表都把項目作為自己的“分內事”,積極參加項目建設。全體項目骨干和代表經過培訓,連夜召開會議,對本村的防災脆弱性與綜合能力進行認真、全面的評估,最后召開村民大會舉手表決確定項目,其中3個村修建3條逃生通道,總長5.649公里;1個村修復損毀溪堤0.1公里。
到目前,省紅十字會已組織面向紅十字會干部、村級備災委員會成員以及村民、學生等不同對象的各種骨干培訓班31場,培訓人數近3100人次,骨干培訓率為39.33%。各種宣傳材料、培訓手冊發放了9650份,入戶宣傳普及率達到100%。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