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來臨家門口有避風港 閩探索災前防范新模式
http://www.caoliu14.com?2011-12-30 08:15? ?來源:福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試點項目好評如潮
“氣候變化帶來哪些風險?它如何影響我們?我們可以做什么?紅十字會在世界各地有哪些經驗?”一連串的問號,成了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氣候中心官員、來自澳大利亞的瑞貝卡·布喬爾倫德女士的開場白。這是在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主題為“社區(qū)為本應對氣候變化減災項目”國際研討會的場景。
來自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委員會東亞辦事處、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氣候中心、芬蘭紅十字會、中國紅十字總會項目辦的官員、代表,以及來自福建省、漳州市及漳浦縣政府的相關部門專家與紅十字會項目人員參加了這次專題研究會議,大家暢所欲言。
“厄爾尼諾現象對福建有很大的影響,而農村獲得氣象預報的渠道及分析資料很少?!备=ㄊ庀缶謱<以S金鏡研究員介紹?!霸诂F有條件下,基本上靠天吃飯的農業(yè)與氣候變化的關系最大。無論是臺風、水災,還是旱災、蟲災,都會使農業(yè)生產損失慘重?!闭闹菔修r業(yè)局高級農藝師藍允明說。
福建省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黃毅敏總結時強調:“項目建設要形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紅會推動、社會參與’的機制。”
專家們評價福建省“社區(qū)為本應對氣候變化減災項目”時,稱其完善了村級災害預警系統(tǒng),健全了村級防災減災體系,發(fā)展了基層紅十字組織,改善了村里的防災減災基礎設施,提高了項目村村民的防災減災和災后自救能力,達到了預期目的。芬蘭紅十字會項目官員烏斯基女士豎起大拇指,連聲說:“Very good!”
(福州晚報記者 劉棟賓 蔡康政 陳建先 汪小丹)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