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為何冷?——專家詳解極寒天氣 2012-02-08 08:31? ?來源:新華圖片 我來說兩句 |
這個冬季,極寒成了歐亞許多國家的噩夢,在曾經普遍被認為全球變暖的背景下,為何會出現極寒天氣? |
資料圖:2月3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一名男子撐著傘在大雪中過馬路。當日,布魯塞爾迎來大雪, 濕滑的路面和持續降雪造成嚴重的交通堵塞。新華社記者武巍攝
“小冰河期”還是“繼續變暖” 專家各持己見
在近年來全球變暖這一判斷已被越來越多人接受的大背景下,今年入冬以來的極寒天氣令許多人費解。
對此次極寒天氣出現的原因,專家們基本給出了大體一致的說法。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納利斯4日在日內瓦表示,當前席卷歐洲的嚴寒天氣是西伯利亞高壓氣團造成的。他說,西伯利亞高壓氣團阻礙了暖空氣西進,導致歐洲地區溫度驟降。過去數日,來自北方的冷空氣與來自地中海的暖濕氣流在東南歐上空交匯,從而給該地區帶來大量降雪。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陸龍驊也從技術角度給出了解釋:今年北極“濤動”指數呈現負值,即北極地區比北極以外地區的氣壓高,北極地區的冷空氣因此擴散到北極以外地區,導致歐洲和東亞各地出現嚴寒天氣。
然而,對未來的氣候變化走向,氣象專家們則分歧很大,出現了地球“繼續變暖”和“進入小冰河期”兩種截然不同的判斷。對此,記者采訪到的權威氣象專家們也談了自己的看法。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王啟祎等不少氣象專家認為,當前歐亞地區出現的極寒天氣并不意味著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發生變化。相反,全球變暖正是引起此次極寒天氣的深層次原因。王啟祎說,由于全球升溫,特別是北極升溫顯著,北極海冰融化造成北極高度場升高,才導致近期北極冷空氣向中高緯度地區擴散。
王啟祎表示,考察全球變暖的時間尺度,不能只看幾年的時間,至少要看30年平均的變化。“從1971年到2000年,我們看到全球變暖是確定的,大概每十年升高0.19攝氏度,但是氣溫的上升軌跡不會是一條直線,而是波動式上升,中間也會出現偶爾個別地區短期內變冷的時候”。專家們認為,此次歐亞極寒天氣就屬于個別偶發現象,不能成為判斷長期氣候變冷的風向標。
然而,由于此次極寒天氣,不少公眾還是從直觀感受上對全球變暖的說法產生了懷疑,而一些氣象專家則從專業的角度證明著自己對“全球變暖”這一說法的不認可。
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王斌研究了10年到30年、50年到100年這兩個尺度全球平均地表溫度的自然變化后發現,雖然從表象上,近年來全球溫度呈向上走的趨勢,但就溫度變化的自然定律來說,趨勢是下行的,在這兩種趨勢同時作用時,降溫的趨勢要略高于升溫趨勢。“從我個人的研究來看,未來50年到100年,溫度是向下走的。”
但王斌也并不認同“小冰河期到來”的言論,“我們的結果顯示,未來30年地球的降溫幅度將非常小,根本不可能進入小冰河期”,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