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清明習俗 潤餅菜清明粿吃出“泉州味” 2012-03-30 10:39? 陳士奇?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
轉(zhuǎn)眼清明將至,在這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除了掃墓祭祖外,泉州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吃潤餅菜和清明粿。 |
相關(guān)鏈接
各地清明食俗
陜北地區(qū):吃“子推饃”
在陜北的榆林和延安兩地一直沿襲著在清明節(jié)吃“子推饃”的習俗。其外形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包上雞蛋或紅棗,其頭頂頂子四周有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
江南一帶:吃“青團子”
清明時節(jié),上海等江南一帶人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由“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后,擠壓出汁再與糯米粉拌勻,揉和后制作成團子。其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在包餡時,再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后,將它們?nèi)牖\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
四川成都:吃“歡喜團”
四川成都一帶清明節(jié)習慣吃以糯米作團的“歡喜團”。其團子做法很簡單:先將糯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1天,磨成細漿,吊干成團。再將吊干的粉團捻碎搓成粉狀,加進紅糖、白糖、面粉混合均勻,加水擦勻搓透。再將漿團揉成條形、斷成小塊,搓成圓形后,投在芝麻盆里滾滿芝麻。最后麻油入鍋,燒至七成熟時,將生坯入油鍋氽炸,色呈褐紅時起鍋。
閩東:吃“烏稔飯”
畬族人民為紀念民族英雄,在每年“三月三”都要蒸“烏稔飯”吃,日久相沿,就成為畬家風俗。又因閩東一帶,畬漢雜居,婚嫁頻繁,遂使食“烏稔飯”也成了閩東各民族共同擁有的清明食俗?!盀躏垺钡闹谱鞣椒ú⒉环彪s:將采摘下來的烏稔樹葉洗凈,放入清水中煮沸,撈掉樹葉,然后,將糯米浸泡在烏稔湯中,浸泡9小時后撈出,放在蒸煮籠里蒸煮,熟時即可食用。
?。ㄊ科嬲恚?/p>
其它熱圖
相關(guān)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