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名人再添新"名片" 個性郵票彰顯魅力廈門
http://www.caoliu14.com?2012-04-16 15:16?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國家名片” 濃縮視界閱讀那人那事
郵票被稱為“國家的名片”,一方小小的郵票,仿佛一扇窗口記錄和見證著時代的進步和歷史的變遷。那么,廈門到底是什么樣的人物以及事物才可以出現在“國家名片”上邊,他們有著什么樣的幕后故事呢?
□早報記者 蒙少祥
殷承宗
首個上郵票的廈門人
第一個登上郵票的廈門人是殷承宗,郵票是“文革”期間發行的“鋼琴伴奏《紅燈記》”。71歲的殷承宗出生于“鋼琴之鄉”廈門鼓浪嶼,是中國當代最有影響力的鋼琴家之一,他在“文革”期間改名“殷誠忠”,因成功改編、演奏鋼琴伴唱《紅燈記》和鋼琴協奏曲《黃河》而迅速走紅。
據了解,“文革”初期,京劇樣板戲《紅燈記》風靡一時。中央樂團鋼琴演奏家殷承宗為了給日益冷落的鋼琴找到一條出路,便與中國京劇團的演員李維康、劉長瑜、錢浩梁等人合作,別出心裁地打破京劇的傳統民族樂器伴奏,用鋼琴伴唱《紅燈記》選段。1968年6-7月間,鋼琴伴唱《紅燈記》在北京首次公演。為紀念這一文藝樣式的誕生,郵電部發行了這套郵票。這套郵票,畫面上是李玉和(錢浩梁飾)、李鐵梅(劉長瑜飾)和一臺鋼琴,身穿綠色軍裝的鋼琴演奏者“殷誠忠”,就是當今名揚世界的鋼琴演奏家殷承宗。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