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的城市雕塑可謂是層出不窮,有威武的鄭成功、陳化成,也有秀麗的嘉禾女、荷花女……要在這么多的城市雕塑中選一座表現廈門并不難,但擔任《經濟特區》設計的女設計師王振華卻總是感覺這些雕塑都是美中不足,剛烈有余,柔美不足。
直到有一天,王振華偶然在鼓浪嶼上的福建工藝美術學院里,看見了“白鷺女神”的雕塑模型,一下子就被她那含蓄柔美的神韻打動,于是把“白鷺女神”作為廈門的象征推向了世界。
此后,“白鷺女神”漸漸有了名氣,但外地游客卻找不到這尊雕塑,就連廈門本地人也不知其身在何處,一時間頗為尷尬。于是,廈門想到把“白鷺女神”放大,放置在城市公共空間里?!鞍樑瘛弊畛醴桨赴才沤ㄔ诠睦藥Z鄭成功石像對面的巖石上,和鄭成功石像隔海相對。但后來經過多方征求意見和反復修改,終于將雕像的新家定在了白鷺洲公園。
雕塑原品安放在鼓浪嶼上的福建工藝美術學院校園里,這尊巨大的雕塑是按照那尊原稿放大而成,女神像高14米,用了約400噸花崗巖。清一色的花崗巖素潔高雅、質地堅硬,正可襯托“白鷺女神”的美麗高潔。1997年,“白鷺女神”屹立在白鷺洲公園,成為公園的標志,更成為廈門的地標。
(以上均為資料圖片)
■相關鏈接
郵票背后的廈門元素
許多郵票包含的廈門元素,從外表看起來并不是很明顯。廈門市離退休干部集郵協會學術研究組組長劉其述稱,外行人要看出這些“國家名片”背后所隱藏的廈門元素,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隱藏著廈門元素的“國家名片”還不少。如1978年,共青團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通過決議將電影《英雄小八路》的主題曲“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作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58年廈門何厝小學師生支援前線的故事。隊歌的曲譜還出現在“中國少先隊建隊50周年”紀念郵資明信片上。
又如:1979年秋天,廈門送展的一盆名為“城外榆槐已半黃”的榔榆盆景在全國盆景展覽上獲得好評,這是本次盆展上樹齡最大的盆景。兩年后,300多歲的它登上了《盆景藝術》特種郵票的第一枚。1981年,中國乒乓球隊在第36屆世乒賽上囊括全部七項冠軍,其中的男子單打冠軍為廈門籍運動員郭躍華,他還獲得混合雙打冠軍,也是男團冠軍的主力隊員,該年發行的《中國乒乓球隊榮獲七項世界冠軍》郵票就有這三項冠軍的獎杯。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