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10年內全力打造"水城、綠城、歷史文化名城"
關鍵詞:綠城
出門500米見綠1000米見公園
“綠城”方面,全市城鄉要建立層次分明的綠色屏障,規劃建設城市片林,增加城市的街頭廣場綠地,大力推進城市綠地的“花化、彩化、美化”做好道路兩側綠帶建設系統,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應達到4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應達到15平方米,市民出行500米見到綠地,1000米到達公園,各縣(市)今年內要建設一個生態公園,三年內建成環繞城鎮的綠色廊道。
今年,全市計劃規劃建設28個郊野公園,其中市區7個,各縣市17個,各開發區4個,其中計劃于本年內竣工9個。
關鍵詞:歷史文化名城
每個縣城都要劃定歷史城市區
舊城改造是近些年來,全國各地城市普遍流行的城市規劃建設方法,在轟轟的推土機下,大片大片的舊城倒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樓大廈。現代化的高樓大廈,看似很壯觀,但卻往往少了人文的傳承與底蘊。
此次,漳州提出要“以文為魂”,打造“歷史文化名城”。會議提出,城鄉規劃應注重與文化傳承、人文關懷相結合,塑造城市特色和個性,并將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提升城鎮價值,中心城市要將古城納入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的項目,打造文化旅游綜合體。
陳冬要求,今年每個縣城都要劃定一個歷史城市區或歷史地段,在老城、老街等項目改造中,要采用“綜合保護”有機更新模式,延續和煥發名城活力。名鎮名村保護工作由各地城鄉規劃主管負責,文化等相關部門配合管理,鼓勵扶持申報各級名鎮名村,并積極探索保護模式創新。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