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稅官的權力有多大
“穿稅務制服,頭戴大殼帽,左手拿著紅頭文件,右手舉著放行標牌。企業想不想好過,就看你跟稅務官混得熟不熟?!?/p>
中國周刊記者 閆小青 天津報道
王華是天津市某區國家稅務局的一個普通稅務官。剛過完年,他所在的征收管理科就開了一個全體會。
年后開會是稅務局的傳統,“每年這個時候,市局都會給各個區局下指標?!比ツ晖跞A所在的稅務局全年稅收收入是20億,今年增長指標是16%?!澳昴赀@么長,最低不會低過10%?!?/p>
開完會,王華就知道今年的收稅任務又不容易。
稅收是海綿
春節前,王華剛剛過完每年稅務局最忙的日子。這段時間在稅務圈里流行著一個稱呼,叫“大干四季度”。
所謂“大干四季度”,就是每年從十月份開始到年底的三個月時間,都是稅務局最忙的時候。這個忙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年底的所有企業都要完成匯算清繳,稅務局當然需要監管。第二層更為關鍵,所有沒有完成的稅收指標,都要在這個季度里實現。
如果某一年任務完成得不好,那么一到第四季度,稅務官員就會頻繁地通知手底下的企業查賬。
“是我幫你看看賬,還是你自己看看?”王華只要年底給企業打電話,企業就會明白,這是稅務官在提醒自己這個季度多報一些營業額,不然,稅管員就會下來查賬。
王華管這個叫協商,稅管員任務緊,企業都會支持工作,趕緊交點稅。而這對企業來說,他們也更愿意交點稅,稅務局就別找麻煩了。
眾所周知,稅是財政收入的最重要來源。在王華看來稅務局就像是一塊用來完成財政收入的大海綿,“大干四季度”這句流行語便是于此有關。
他做了這樣一個合理的想象:上一年,區領導把漂亮的數字吹出去,我們這個區明年要完成多少財政收入。半年過去了,市領導來了,肯定要問還差多少啊。區長就要趕緊想法子,各個局就要開始“連蒙帶騙”。
幾乎所有的稅務官每年年底都不得不去拼命完成這些指標,因為稅收額度關系著自己的績效和升遷。
“每個地方的考評辦法都不相同,比如我們這個局就規定每個月零申報的企業不得超過20%。而在南開國稅局,就不允許存在零申報企業。”
更有一些地級市的稅務局采用公司化管理手段,將稅務官的獎金和收稅的績效掛鉤。王華和其他受訪者告訴記者。
即使不關乎績效,作為這個利益鏈上的人,如果財稅收入完不成,層層壓下來的結果,稅收的壓力最終還是會落到自己這個小小的稅收管理員身上。
在稅務局工作了28年的王華現在手底下管理著一百多家大型企業,“這些企業也都不是會下金蛋的雞,其中還有十幾家是已經多年沒有營業額的國營企業?!?/p>
94年稅改之前,王華不止一次幫手底下管理的困難企業向銀行貸款度過危機。稅改之后,貸款政策取消,他就給關聯企業牽線搭橋,哪家企業銷售什么東西,王華都一清二楚,只要有機會他就會給企業找買家。
“這些都是稅,我的工作之一就是涵養稅源?!币驗橥跞A要保證手里的這塊小海綿必須可以定時定量地擠出稅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