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吧,親
“富蘭克林在歷史上是個超火的名字,有探險家,科學家,冶金學家,還有美國總統,不過這些富蘭克林都和我們沒有關系,等等,這位著名的本杰明·富蘭克林有句名言,人的一生有兩件事是不能避免的,死亡和納稅。”
這是高寧為《人人都是納稅人》敲定的開頭。
“幸虧富蘭克林說過這句話”,在四十多萬字的文字資料中,高寧一眼就相中了這句話,“它很好地說明了,無處不在和無處可逃。”
去年年初,某門戶網站曾做過一個“算算你一生都繳多少稅”的調查,發現有45%的受調查者“連自己繳了什么稅都不清楚”,還有51%表示“我繳了稅但不知道稅干嘛用了”。
面對財政部網站上列出的五大類十九項稅時,趙家煦和高寧一度陷入震驚,覺得自己的生活被稅包圍了,可在一段時長5分鐘左右的視頻里,在保證傳播效果的同時,選擇哪種稅重點說,需要他們做出選擇。
“與老百姓生活的關聯度。”他們最終將此作為選擇標準。
趙家煦解釋說:“五大類稅包括流轉稅、財產稅、資源稅、行為稅和所得稅,可相對陌生的稅,比如行為稅這類稅收,我們只是點出來,如果感興趣,觀眾可以自己去查。”
在《人人都是納稅人》制作之前,政府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從2000元提高到3500元,輿論對此調整幅度評價不一。而趙家煦他們關心的是,工資以外的收入,是不是就不需要交個人所得稅了?
“做夢吧!親!”趙家煦選擇了日本知名動漫《銀魂》中的畫面,兩個表情吃驚、眼神鄙夷的人物形象,來傳遞答案背后的情緒:“兼職工資,勞務報酬,稿酬,年終獎金,中彩票,都是要交個稅的,就連單位發的月餅要咬一口才給你。”
他們接著提出了一個問題:2010年,中國稅收總收入為73000多億元,其中個人所得稅約占6.6%,那剩下93.4%的稅收收入,是從哪里來的?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所長高培勇指出,在中國現行的稅制體系中,70%以上為流轉稅,即間接稅,包括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稅等,其余的不足30%為所得稅等直接稅,即,中國稅收總量的70%都有可能進入價格,但在一些國家,或許只有30%。于是,中國商品的價格大致由如下因素構成:成本、利潤和稅收。
趙家煦找到了一個大學同學,現為山東濟南某披薩蛋撻供應商老板,同學讓自己的會計給趙家煦算了一筆“披薩賬”:一個標價100元的披薩,這一塊15.39元是企業的利潤,這一塊50.08元是成本,分別被上游企業、職工、電力、自來水、房產公司等拿走,剩下的21.4元是各種稅、費,包括增值稅、城建及教育附加稅,企業所得稅等。
會計告訴趙家煦:“每一個環節,都會出現相應的稅收,并且最終由吃披薩的人買單,吃一口,買一次。”
“吃披薩交稅,喝啤酒也要交稅。”趙家煦仔細算過:一瓶3元的啤酒,包含大約0.44元的增值稅、0.12元的消費稅和0.06元的城建稅。
而披薩和啤酒在房子面前,顯然是小巫見大巫。“人在江湖漂,哪能不買房?”高寧給尚未在北京買房的趙家煦一個數據:在房價中,包含了62項稅和費,大約占到房價的30%—40%,這還不算土地出讓金。
在視頻的最后,趙家煦設計了一個場景:人們熟知的超級瑪麗游戲中的馬里奧,站在“納稅”的圓柱形臺子上,想要跳到“不納稅”的臺子上,可任憑它怎么跳,也沖不破頭頂的墻壁。
視頻做完后,趙家煦審看時,才想起來是不是應該往里面加一句話。想來想去,趙家煦寫了這么一句,“謹以此片獻給那些無時無刻不在為納稅做著貢獻,卻渾然不知的你、我、他們。”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