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準倒下”演繹孝親敬老新境界
http://www.caoliu14.com?2012-06-26 11:14? 余明輝?來源:中國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古人語:百行孝為先。幾千年來,它始終是衡量一個人品質高低的重要標準之一。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然而當今社會,在金錢、利益面前,“孝”變得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擊。為了爭奪家產,置父母、兄弟親情于不顧,大打出手,更有甚者,弒母殺兄也并不鮮見。如去年4月1日晚,留學日本5年的23歲青年汪某,在上海浦東機場的到達廳,由于未能及時給自己湊齊學費,對前來接機的母親連刺9刀,致其當場昏迷。傷者胃和肝因刀刺而破裂,在重癥監護室醫治了8天才轉到普通病房。汪某的行為令人發指,叫天下父母心寒,讓世人不齒。相比之下,普通農民曾凡根的行為則更顯高尚,更值得我們稱道與學習。
時至今日,孝親敬老的孝德文化仍是一份彌足珍貴的社會公德遺產。天下每一位父母都為兒女付出了心血,他們都值得獲取大家的關心,受到每一個人的尊敬,接受子女的孝敬。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所以,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甚至感恩給我們所經歷的坎坷。孝養父母之身、孝養父母之心、孝養父母之志,是每個做兒女應有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最好報答,但有多少人能明白、能做得到呢?
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事,孰為大?事親為大。比爾蓋茨也曾經說過: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助我們成長,我們何以為報?“百善孝為先”,但我們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得到呢?工作忙、距離遠等都可成為不孝不敬或不能及時行孝的代名詞。“生前盡孝親心悅,死后盡孝子心酸”。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當我們明白過來的時候,有多少事卻已轉頭空,悔恨晚矣。(余明輝)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